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这些天,刚搬到新办公室的“双碳”研究中心专职尹申正在忙着对接北京绿色交易所,推进泰顺县碳中和项目落地。就在不久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双碳”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全省碳业务支撑能力建设中又多了一个实体机构。
在国网浙江电力,像刘芳这样深耕于“双碳”领域的研究员并非个例。他们渗透在制度制定、体系建设、项目推进等每一个碳业务环节中。穿透“双碳”目标的宏大叙事的背后,有着一套由碳核算、碳交易、碳减排等精密齿轮咬合而成的系统工程,这些看似细分的体系,恰如毛细血管般将顶层设计输送到业务末梢,让“30·60”愿景从口号变为可量化、可交易、可追溯的实践网络。
在这场绿色转型的深刻变革中,这些微观机制的构建与联动,正悄然重塑着能源发展的新格局。着眼浙江,这个以不足全国1%的陆地面积承载6%能耗的经济大省,正以“碳”为刃,劈开资源紧缺的约束,在绿色转型之路上次第生花。
“碳”索挂挡提速
一组数据印证碳实践路上的转型加速度:2024年浙江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绿电交易量占全国1/5,电网弹性调节能力三年翻番,度电碳强度下降18%。
温州市平阳县西湾风电美景丨姜胜男 摄
从零起步,“碳”路者们一次次涉足空白领域,让浙江从“用能大省”到“碳路先锋”。
在杭州,数字赋能生产生活,零碳应用场景随处可见,能源“双碳”数智平台3.0城市碳达峰平台、虚拟电厂、亚运零碳实践,让这里成为中国的城市标杆;在湖州,生态资源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工业碳效码”、新能源云数智化碳管理平台,让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成为全国唯一绿色智造试点示范城市;在衢州,已建立碳账户215.2万个,并将“绿电交易”纳入了碳账户体系建设……一个政府治碳、行业控碳、企业降碳、个人低碳的全方位、多层次应用体系悄然落地生根。
绿色电力的供给持续增强,碳业务体系正加速推进。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国网浙江电力以国家电网公司“122”碳业务体系为指引,全面部署具有浙江特色的“3373”碳业务体系。该体系以电碳协同为主线,围绕机制、政策、市场、平台、技术五个要素,要求重点在加强碳业务统筹管理、服务政府碳排放双控管理、服务行业企业管碳降碳等方面加快推进2025年16项“硬核”任务。
供电员工在温州市泰顺县西旸镇特巡兴农光伏电站35千伏线路丨梅传双 摄
在“3373”碳布局“导航仪”的指引下,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也找准了角色定位,建立了更加符合温州地方特色的“135N”碳业务管理体系。结合温州千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和千亿级电器产业集群的地方特点,加快建立覆盖源网荷储的全量涉碳数据碳足迹分析及管理体系。刘芳表示,温州已具备开展全链条碳业务管理的能力,将重点完善区域电力碳排放核算体系与碳足迹管理,计划在2026年底初步实现“碳排放核算—碳效评估—减排决策”一体化的业务协同模式。
从“电能碳一张图”精准溯源,到“双碳大脑”科学决策,再到杭州、湖州、衢州、温州等地市差异化碳实践行动广泛开展,国网浙江电力的碳管理拼图已逐渐补全。
“碳”寻数字“新”机
“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国家对创新转型做出的要求。
而创新亦是碳实践路上的破局之道。
新,是“新能源”。浙江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期,新能源成为电力保障新力量。截至去年6月底,浙江清洁能源装机达7118万千瓦,首次超过火电机组容量,外来电中的清洁电力比重也将在2025年达到54.5%。
为了高效输送新能源资源,国网浙江电力研发了柔性交流换频站、低频风机等诸多新技术、新设备,建成了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为世界海洋输电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浙江乐清湾亨泰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并网送电施工现场丨黄慧慧 摄
新,还是“新手段”。国网浙江电力建成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率先打造“电—碳—数据”协同治理体系,构建集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碳足迹”,省市区域、行业、企业等多维度于一体的能源运营、能效与碳排放监测分析体系。
从行业控碳到帮企业降碳不断有“新场景”铺开。
一枚“碳标签”让黄华集团拿下了千万海外订单,授信碳足迹让柳市某电气企业有了1400万的贷款额度……在拥有国内低压电器产业领域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电气产业集群的乐清,近年来,供电公司试点研究和探索电力电气供应链低碳建设,相继推出“碳画像五色图”“低碳码”“碳均论英雄”改革,合作开展电子电气碳足迹核查及碳标签评价体系化建设,推动绿色采购试点应用,打造电力电气产品低碳供应链示范基地,为整个电气产业生态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通道。
在温州瑞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屋顶分布式光伏为企业带去源源不断的绿电丨陈怡 摄
全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强度也在持续下降。国网浙江电力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建成浙江能源大数据中心和“双碳”智治平台,接入3万余家重点用能企业数据。截至目前,共助企业实现减碳超3千万吨。
“碳”寻永无止境。更优路径、更好模式、更新场景,还在不断被开启。
“碳”路协同生态
构建“双碳”实践路上的新体系,不能单打独斗,而应主动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甚至全社会等多方主体携手合作,构建以电网企业为枢纽的“双碳”生态圈。
在温州,这个“生态圈”一直在吸纳更多“朋友”。日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与当地生态环境局签订《共同推进“生态+电碳”市域示范建设 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温州样板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共筑碳排放数据基础、强化碳业务管理能力、优化碳业务服务能力等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城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城市生命周期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在2023年中国碳标签论坛正式上线丨黄慧慧 摄
从宏观统筹上,国网浙江电力深度参与浙江省碳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建立配套机制,试点开展碳预算管理、重点行业碳总量控制、固定资产项目碳评价等。牵头制定碳足迹标准,建成省级碳普惠市场,实现长三角碳标识互认,为工业、建筑、交通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方案。
“发挥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中心的研究牵引作用,湖州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统计与核算,相关结果以‘碳效码’的形式反馈给企业,形成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绿色低碳。”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碳效项目负责人王函韵说。浙江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培育,在传统产业,国网浙江电力正推动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在新兴产业,则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发展链条。着眼微观落地,浙江很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上实现了协同减“碳”。
“低碳”的共识在凝聚。
在杭州、湖州等地,国网浙江电力打造8472个“绿色充电桩”,覆盖快充站、公交专用站、商业楼宇等多元场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双碳”的参与者。在温州文成、泰顺等山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推广“低碳积分”,村民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低碳—收益—再低碳”闭环。
先行之地,“碳”出新成绩,节节攀升,次第繁花。只是此刻,或许还不是终章,十年树木,更美的画卷在未来。
供稿
温州公司 李艳妮 尹申 黄光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茫茫烈日,石嘴山红崖子乡的沙丘如金浪起伏,由正泰新能供货267MWASTRON7组件的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在戈壁黄沙上与光共舞,孕育着澎湃的绿色动能。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这是石嘴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占地2.51万亩。项目于2025年6月30日全容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远景在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带温室气体(GHG)指标绿氨Plus证书的项目。这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远景在绿氢及绿氨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更意味着中国绿色氢氨产业在国际舞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近日,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接连斩获国内外权威ESG领域重磅荣誉,以亮眼成绩彰显行业领军者的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树立起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01创新驱动发展,唯一上榜铸就行业典范在近日揭晓的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中,三一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日,由高泰昊能承建并交付的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旗下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德清、富阳高速公路服务区储能项目圆满完成建设,成功实现全线并网投运!这标志着该项目在能源管理与服务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浙江交通服务区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也为“交储融合”这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
“现有基础技术正在面临深远海高成本、复杂海况适应性等挑战。永福股份致力于持续创新深远海风电基础结构多样化方案,助力提升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
红海沿岸的季风吹动,位于苏伊士湾的77台远景智能风机迎风而舞,它们正在非洲大陆创造新的历史。近日,采用远景能源EN-171/6.5MW智能风机的非洲单机容量最大、总装机容量也最大的风电项目——埃及Amunet500MW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国际产品线总裁徐刚表示,远景自创立之初就坚定执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主网架规划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赣江—赣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对江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工程计划新建赣南1000千伏变电站,安装2台3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首次提出增设爬坡和转动惯量辅助服务新品种。2024年3月,《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开始执行,标志着国内首个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在山东电网启动运行,爬坡辅助服务的价值开始得到量化补偿,这对于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7月1日,由国神公司主导制定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停(备)用维护保养导则》,顺利通过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该导则为国内首个针对火电设备停(备)用维护保养的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标准化体系,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标准制定过程中,该公司深入调研国内外300M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7月8日,浙江开展首次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共有19家虚拟电厂聚合265家二级用户参与,最大调节负荷29万千瓦,标志着浙江省内虚拟电厂进入常态化参与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新阶段。电力领域新型主体是具备电力、电量调节能力且具有新技术特征、新运营模式的配电环节各类资源。虚拟电厂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
7月9日至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赴国网新疆电力调研,检查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邵国勇先后调研和田供电公司“润和”服务展厅、吐沙拉供电所、220千伏洛浦运维站、策勒县亚博依村和750千伏莎车变电站等地,详细了解企业文化建设、供电所基础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8日,浙江开展首次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共有19家虚拟电厂聚合265家二级用户参与,最大调节负荷29万千瓦,标志着浙江省内虚拟电厂进入常态化参与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新阶段。电力领域新型主体是具备电力、电量调节能力且具有新技术特征、新运营模式的配电环节各类资源。虚拟电厂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7月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城北开发区,衢州供电公司员工应用新上线的配网保护数智化管控模块校核零碳新能源开发(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光伏电站的涉网定值,获取并调整电站过频保护、欠压保护等定值数据,确保光伏电站涉网性能满足并网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保护数智化管控模块基于调控云平台开
7月14日,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依托北京电力交易绿证平台,浙江成功购入省外绿证超1260万张,占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同期绿证成交总量的20%,位列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第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
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半年,公司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扎实做好配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浙江省规上外贸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较5月同比增速高1.4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后,用电增速达2.2%,较会谈前回升2个百分点,外贸企业运行总体稳进向好。2025年,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对浙江外贸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国网浙江电力与浙江省
7月9日,随着浙江宁波110千伏浦丰变电站调试接入变电站智能巡视主站系统,宁波供电公司供区内117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实现智能巡视全覆盖。宁波供电公司依托变电站智能巡视主站系统,组建青年攻坚团队,预置近20万个巡视点位,同时应用“人机协同”巡视作业模式,实现表计读数、设备状态识别、设备缺
7月7日11时,为应对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可能带来的强风暴雨影响,国网浙江电力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按照“防、避、抢”的原则,提前统筹部署电网运维、应急抢修等各项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7月7日,国网浙江电力员工在温州洞头对沿海线路设备进行特巡。李慧促摄台风
连日来,浙江全省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攀升。据预测,浙江电网今夏最高用电负荷将同比增长7.8%。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从源网荷储四方面发力,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为增加有效供给,国网浙江电力加快新增电源并网,今年已累计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预计可增加高峰时段供电能
近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淳安县安装的配电网量子开关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浙西山区线路主线5G量子开关实现全覆盖,为山区电网平稳度夏增添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屏障。作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淳安县夏季高温高湿、雷暴多发,山区电网线路长、环境复杂,传统运维模式在迎峰度夏期间面临巨大压力。随着“5G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