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迎接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新一轮变革,协能科技再次了实现了技术突破,推出了第三代主动均衡芯片。
这款芯片尺寸较传统方案大幅缩小,在3*3mm极小面积内封装了功率电路、采样电路、控制电路等控制模块。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芯片,协能科技通过三大技术突破,在2025年又推出兼具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均衡能力、高智能化、低成本的新一代主动均衡BMS产品。如此高的集成度使得主被动均衡同尺寸成为可能,加之可软件调节的均衡电流使得主被动均衡BMS可无缝切换,增加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与传统主动均衡方案对比成本也有所下降,使得主动均衡BMS价格更易为市场所接受。
而为了破解大容量电芯的一致性问题,协能科技还亮出了自适应全时均衡算法,以满温度、±2mV级别精度以及100mA被动均衡采样,提升SOC差异估算精度,与此同时,令数据信息传输由传统的10s级降至0.1s级,实现电芯0.5A-4A范围内电流的实时调整。另外,基于级联双向DC-DC技术,其主动均衡效率提升至超96%。
BMS产品性能由“芯片+算法”决定,而协能科技也再一次走在行业前列。协能科技已经实现了电池领域的全栈自研,并依托其丰富的实践数据反哺AI算法策略设计,提升SOC、SOH和SOP的估算精度,最终实现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更高精度的状态预估,精准优化充放电策略以及多尺度全面安全监控。
目前,这款全新的主动均衡BMS 3.0产品,已通过20余项发明专利认证,填补了国内芯片级主动均衡技术空白,并成功应用于各种储能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场景。
凭借持续不断创新,协能科技的“基于新一代芯片的主动均衡BMS”力压群雄,作为唯一的BMS企业入选ESIE 2025储能卓越产品TOP10榜单。同时,凭借主动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池均衡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协能科技还成功入选2025储能专利创新典范TOP5。
突破100GWh!
迎战需求差异,储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为满足市场需求端对储能技术安全性和经济性追求,近两年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储能上下游企业面向需求端主动出击、推陈出新。协能科技也基于技术的实力在市场端持续突破,连续多年稳居第三方储能BMS出货排行榜头部,截至2024年底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100GWh!
从储能直流侧来看,以安全著称的钠离子电池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应用;而在新能源持续高增态势下,长时储能需求攀升,液流电池开始得到央国企为主的业主投资方青睐,装机规模迅猛增长。
而不同的电池技术之间性能特点差异巨大,且往往需要更适配的“生存环境”,此时将更需要专业的电池管理系统,让储能设备实现高效运行。而协能科技的BMS已经发展为多能工,此前曾分别参与了百兆瓦级全钒液流长时储能项目,和百兆瓦级钠离子电池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率先实现了与各类电池技术搭配的规模化应用。
另外,储能市场对簇级安全管理普及过程中,也提高了储能系统对于主动均衡管理技术的需求。这些看似是储能系统集成所面临的挑战,但其实更要求BMS从内部提升对电池的监测与管理能力,以适应各类应用场景的需求。
协能科技站在了时代风口,且一直作为行业领头羊冲锋陷阵。凭借其丰富经验和前瞻的技术研发实力,协能科技参与打造了全国首个百兆瓦级高压直挂储能项目,以及800MWh的全国单体最大组串式储能电站等等众多“业内首个”。
当然,储能并不仅限于新能源领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新型储能应用边界在逐步突破,储能企业也将迎接新的挑战。
从负荷侧来说来说,储能技术正在加速走进数据中心、千行万业,协能科技也伴随着储能走向了用户身边。但不同的电力负荷用户有不同的用电习惯,这种差异化的运行策略对电池系统也有着差异需求,有的可能对于寿命要求极高、有的对电池深度放电能力要求更多,BMS管理不当可能对电池使用寿命影响极大。而协能科技的广泛客户与口碑,印证了其产品的可靠。
面向更为广阔的电力系统需求,无论是高海拔多风沙地区,又或者炎热低温交叉的极端气候,亦或是海边高湿高盐雾环境下,只要风光在,储能的需求也天然存在,但能否发挥价值取决于储能设备性能,尤其BMS在此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而协能科技已经积累了即为丰富的经验,不仅在英国参与了高湿高盐雾地区百兆瓦级调频储能项目,更抵挡了中国沿海地区夏季高温、以及西北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考验。截至目前其BMS产品与服务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下,中国储能产品出海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正在升级,例如海外针对电池状态估算与安全预警、核心芯片的选择、系统运维等差异化和细致要求,以及欧盟最新电池法对电池产品碳足迹、电池健康状态、电池使用寿命等管理要求,都提高了储能产品的出口门槛。而协能科技基于早期的布局,其BMS方案已经通过了多个国际权威认证,符合IEC61508、IEC62619、IEC60950、IEC62477、IEC60730、UL62368、UL1973等多项国际标准要求。
如今,储能的智能交易需求,正在掀起储能设备“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革命。而协能科技所持有的装机量,将成为人工智能训练的基础资源,更快推动储能走向AI和算力主宰的智能化转型新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7日,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配储整体运行平均利用率指数32%,比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电网侧储能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48次,平均利用率指数52%,比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2024年
2025年3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分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杭州举办“2025储能新产品与前沿技术探索沙龙”。此次沙龙活动聚焦储能及配套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化实践,围绕储能及配套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中电联中小企业分会专职副会长张文建、秘书长张盛勇,北极星总裁周荃、总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于2025年3月4日-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北极星总编陈尘进行致辞,强调了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北极星总编陈尘陈尘在致辞中指出,自2020年以来,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和电
“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六字言论的含金量仍在上升,在储能行业亦是如此。2024年,国内储能市场被频繁地与“低价”、“内卷”和“淘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储能市场正散发着无限的生机。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明确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总方向,是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就是要增强国资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悠关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央企能源企业为主体,包括各省市骨干地方国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日前,南方电网发布海南电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定安50MW/100MWh共享储能项目储能系统专项公开招标、一次设备购置项目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及澄清公告。根据11月1日最新澄清文件,此次招标指定储能系统供应商共15家企业,其中储能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动力、比亚迪;储能PCS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28日,北京富润成照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本部储能系统询比采购项目(第2次采购)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容量为4.0MW/8.356MWh,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以6066456元预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726元/Wh。项目招标人为浙江交通集团旗下的北京富润成照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一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代号为“霸王计划”的诺曼底登陆一役,彻底改变了战争格局。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EESA储能展”上,中车株洲所联手13家储能企业,掀起储能领域的“诺曼底登陆”。688Ah储能电芯,12kW储能“直冷”,一芯一管理CCS+融合技术。此前被业内奉为“低价卷王”的中车,此次摇身一变为“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9月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可用系数达0.98。全年计划停运903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60.29h,非计划停运901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31.55h。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电站非计划停
6月30日,广西广投桂中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广西广投桂中综合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总招标规模107MW/200.28MWh。本项目分为2个标段。其中:I标段: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50MW/100MWh)+飞轮储能系统(8MW/0.28MWh)+全矾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MW/4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MW/6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在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过程中,设备间的信息传递是核心支撑。从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测到系统充放电的精准控制,通信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本文将系统梳理储能领域常见的通讯方式,解析其技术特点与典型应用场景。RS485通信:低成本多节点的近距离连接RS485通信基于差分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5MWh液冷储能系统产品顺利通过CE、CB和UL9540A认证,取得TV莱茵国际权威认证证书。德国TV莱茵大中华区电力电子产品服务总经理董斌、中储科技储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左彬等双方代表出席颁证仪式。此次获证的5MWh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在技术和性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5日,同心县桃山150MW/3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一标段入围公示。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前五名入围单位分别为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据招标公告显示,项目招标人为西藏树叶电源
回首储能行业刚被抽离政策拐杖之初,整个市场不乏犹疑、焦虑的声音。一方面,以低质产品进行低价竞争得以存活的储能企业陆续黯然离场;另一方面,储能在趋向市场化后更加聚焦价值重构,储能企业也在兼顾安全、效率与成本中愈发“求真”,迸发活力。价值导向下,直面储能安全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强制性国
6月25日,TV南德意志集团(TV南德)向海辰储能颁发基于IEC62443-4-1标准的工业信息安全TVSDMark认证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海辰储能自主研发的BMS平台系统在网络安全性与全球合规性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颁证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还通过了ULSolutions基于I
近日,全球领先的储能企业晶科储能宣布与山东省滨耀售电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正式签约68台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总规模达17.74MWh,其中首批64台已完成交付。此次合作聚焦化工厂区配件储能场景,旨在通过高效储能技术助力客户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智慧能源体系,提升工业场景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与电
6月23日,阳春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编号:25AT137075803544)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方式,最终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春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注册于今日(2025年6月23日)被受理,正式开启上市新征程!招股说明书显示,高特电子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电池监测和电池管理相关领域,从铅酸电池监测起步到锂电池管理系统,紧跟全球电池技术和新
6月20日,三峡集团旗下长峡电力工程(安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卫市利浩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利浩能源穆和200MW/400MWh新能源共享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建设200MW/400MWh储能电站一座,配套建设配电室、二次设备室等建筑,购置安装储能成套系统预制舱、箱式变压
6月25日,TV南德意志集团(TV南德)向海辰储能颁发基于IEC62443-4-1标准的工业信息安全TVSDMark认证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海辰储能自主研发的BMS平台系统在网络安全性与全球合规性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颁证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还通过了ULSolutions基于I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注册于今日(2025年6月23日)被受理,正式开启上市新征程!招股说明书显示,高特电子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电池监测和电池管理相关领域,从铅酸电池监测起步到锂电池管理系统,紧跟全球电池技术和新
文/高特电子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全球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以下简称“CIBF2025”)于2025年5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力高新能受邀参展,凭借国产化芯片突破、BMS全场景解决方案及高效的储能技术与产品,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车企代表及合作伙伴驻足交流。作为全球电池行
随着136号文的发布以及省级衔接文件的陆续出炉,为储能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对储能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其中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性能则是储能设备寿命和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华思系统全新推出的F系列BMU(64串/112串),以五大核心技术升级,重新定义高效、可靠与安全的电池管理体验!F系
1.储能BMS与PCS之间关系储能系统通常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这四个关键设备组成。其中储能BMS与PCS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补关系,二者在储能系统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正式发布!本次储能白皮书将从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应用概况、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数智化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储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五大方面深度剖析,精彩不容错过!白皮书主要内容速览全球储能市场方面,据EESA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泰凌微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0.0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440.5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累计营业收入2.30亿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1.61亿元,营业收入变动43.00%。业绩变动原因:一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得益于下游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