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钱朝阳应邀参加开幕式和主论坛。27日,在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论坛上,钱朝阳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葛东波先后致辞。公司副总经理吴小辰参加活动。
钱朝阳代表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欢迎中外嘉宾莅临本次论坛。他表示,公司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融合发展,在全球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电网,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筑基智算底座、深耕核心场景、推动开放共享,赋能行业升级、电网变革、新质发展。公司愿与全球伙伴一道,围绕持续深化“AI+”能源电力创新发展实践,携手开展三项“全球共建行动”:共建开放创新平台,破解能源转型难题;共建开放协同生态,共享创新发展红利;共建要素治理范式,加速绿色要素融通。
任京东表示,能源领域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潜力正在加速释放。国家能源局正研究制定“人工智能+能源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将重点提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阶段性目标和典型应用场景。电网企业要争当主力军,人工智能企业要争当生力军,各有关方面要深化创新合作,持续构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葛东波表示,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的双向赋能正逐渐形成“智能驱动—能源反哺”的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描绘智慧能源的时代画卷。上海将继续以全球视野和开放胸襟,采取更实举措、提供更优服务,支持能源电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活动期间,钱朝阳陪同任京东一行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司展厅参观调研。
论坛直击
本次论坛以“‘AI+’电力创新发展”为主题,国内外顶尖院士学者和电网运营商、发电集团、AI生态伙伴、相关行业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全球能源电力的应用实践与生态发展,分享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效,共寻电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机遇。
论坛现场,能源领域电力方向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对外发布,将打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洞见AI未来
赋能电力行业转型升级
当前,能源电力行业转型持续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如何以人工智能赋能电网升级”成为在场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领域院士专家的热议焦点。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李立浧认为,人工智能是电网“无条件”接受新能源、管理好新能源的技术基础,应构建一套基于电力系统基本物理规律、遵循电力系统技术原则、满足电力系统应用需求的电力人工智能系统,为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系统运行提供智能导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提出,人工智能大模型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加快突破大模型现有技术瓶颈——重点聚焦研制低成本推理机以及提升国产智算系统的可用性、好用性,推动AI应用快速下沉至个人及中小场景,充分释放国产硬件算力,加速能源产业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透明性与不可解释性,与电力系统对高安全性、高可信性的严苛要求存在矛盾,应当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工作,通过知识校验、规则嵌入等手段提升技术可信性。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副主任陆超认为,电力系统的本质是微分代数方程系统,应构建基于神经微分方程的数据与机理融合框架,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分析、智能决策与自主进化,有效破解电力系统在可解释性、可靠性、大规模适配及安全决策等方面的挑战。
聚焦实战瓶颈
加快具身智能应用迭代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深耕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多项成果覆盖输电线路巡检、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场景,为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广东电网公司为例,“目前我们已成功研制了慧眼、擎天等24款机器人产品,实现输配变电智能巡检全覆盖,支持台风抢修复电的快速勘灾,并联合发布了行业首部《电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白皮书》。”南方电网电力机器人战略方向责任专家、广东电网机巡中心总经理李端姣介绍。
论坛上,针对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需求方,在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升级需求,企业代表与专家们结合实践各抒己见,共探解决之道。
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自主规划与处理能力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认为,关键在于加快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及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他建议,南方电网公司应依托电网场景资源优势,构建巡检场景的标准化数字地图,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巡检任务标定,并通过算法自动生成最优巡检路径。
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升级
“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研究聚焦于运动能力训练,与纷繁复杂的电力任务场景适配度尚有不足。”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陈立认为,未来需进一步构建“机器人大脑”的知识库与技能库,提升机器人在电网规范体系约束下的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力,以更“聪明的大脑”支撑人形机器人完成巡检运维等高标准作业。
推动机器人实用化
深圳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提出,需协同电力等行业力量,梳理统筹各行业场景中共性的物理规则,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的训练数据集;同时应围绕机器人应用需求,适度改造电网作业场景,提升机器人与场景的适配度,合力提高机器人作业效率与水平。
本次论坛还为电力人工智能领域的各方代表搭建了供需对接与交流合作的平台。论坛现场,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华电力、中国华电等电网运营商代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在“发输变配用”全环节的 AI 需求,系统展示了AI在解决发电效率提升、电力调度优化等核心问题上的最新实践与成效;百度、华为等AI技术供给方则重点呈现了其在设备智能诊断、软件平台优化等环节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协同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推动电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因地制宜布局发展氢能产业,立足集团“以煤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网数字”)IPO申请已在近日召开的深交所上市委会议中获审议通过。据悉,南网数字IPO申请于2025年6月27日获受理,9月26日成功过会,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作为电力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正加速与电力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全链路系统性重塑行业传统模式。其在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高效利用以及企业高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2025年省级有关人才专项项目榜单挂榜及动员人才揭榜的通知。“揭榜挂帅”设置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类项目,挂榜项目涉及人工智能、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对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冀北新能源资源富集、发展迅猛,新能源装机总量已突破8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2025年9月3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海南省电力建设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供电企业按照销售目录
10月8-9日,2025新加坡数据中心展(DATACENTREWORLDAISA)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作为AIDC智算中心储能的领军企业,双登股份携创新力量强势登陆E60展位,以创新性产品和前瞻性解决方案向全球参展嘉
当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正处在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落地,能源消费清洁低碳化、能源供给多元安全化、能源布局协同优化等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讯:10月5日,就在,阳光电源正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文件,开启港股IPO!而截至9月30日收盘,阳光电源A股股价报收161.98元/股,总市值为3358亿元人民币。此次开启A+H股上市,意味着阳光电源将可通
北极星储能网讯:9月29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保障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到,推动新型储能加快发展。应当根据新型储能电站推荐
在信息飞速传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工会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工会大宣传专题培训班在党校(管培中心)圆满举办。本次共有来自各地市公司、直属单位的60
近日,国网湖南电科院“全碳化硅构网型10千伏直挂超级充电系统”通过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审,并在湖南湘江新区一处超级充电站试运行,充电速度最快达1秒1公里,这也是全国产化中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对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冀北新能源资源富集、发展迅猛,新能源装机总量已突破8
本文详细解读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编辑设计要点,为行业提供借鉴参考。1一般原则1、遵循“以荷定源、供需平衡、最大化消纳新能源、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新增光伏的装机规模及出力应最大
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新增第一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06)
当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正处在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落地,能源消费清洁低碳化、能源供给多元安全化、能源布局协同优化等趋势
我国正积极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旨在从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向更具市场导向的体系转变,致力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更有效地整合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这一背景下,“负电
北极星储能网讯:9月29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保障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到,推动新型储能加快发展。应当根据新型储能电站推荐
能源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既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发
9月25日,杭州。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一个展区格外热闹。这里不像传统的展会,更像一场未来能源的体验派对。你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组队工作,一个“超级大脑”3秒就能算完全市的用电情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做好迎峰度夏保供、防汛救灾和重大保电工作,不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应用,确保电网
9月26日,征求《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电网建设的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稿)》意见。其中明确,2025—2030年,全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额争取100亿元以上(其中:35千伏及以上主网工程61亿元以上、10千伏及以
2025年10月10日,第十一届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展览会(SNECES+)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固德威携覆盖“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现在新型电力系统建
10月7日,全球能源研究机构Ember发布最新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近三分之一,满足了全球83%的新增电力需求,
10月8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结束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正处于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近期,多项特高压工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减碳贡献举世瞩目,惠民利民成效显
2025年10月10-12日,SNECES+第十一届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储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本届SNECES+展会汇聚了上百家企业参展。华昱欣在E2-335展台以“一款明星产品+一套全新
在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之上,一座占地近百亩的“钢铁方阵”正蓄势待发——这便是甘肃酒泉250MW/1000MWh独立储能电站。它将有效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优化电源侧能源结构,同时提升当地电网调峰能力,为电网安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作为电力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正加速与电力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全链路系统性重塑行业传统模式。其在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高效利用以及企业高质
近日,上能电气紧密配合业主及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湘电”)于长沙宁乡关山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顺利完成整站级跟网、构网、离网全过程涉网试验。本次测试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上能
“双节”期间,由台发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市首家“云储能”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枣庄市在电力储能与市场化交易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坐落于台儿庄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200万元,占地面积
为推动甘肃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市场秩序,近日,甘肃能源监管办组织开展的2025年甘肃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已顺利收官。自2025年4月启动专项监管工作以来,甘肃能源监管办聚焦市场运营机构独立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对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冀北新能源资源富集、发展迅猛,新能源装机总量已突破8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