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中国正式提出第三碳目标,有哪些新机遇?

2025-09-25 10:33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在加油的关键词:双碳碳排放碳达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我昨天刚发布文章“中国“双碳”即将变“三碳”,如何提前布局?”后,没想到24小时没到,我国就正式宣布了第三次NDC,也就是第三个碳目标。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

据新华社消息,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致辞明确了我国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原文如下:

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关于新的碳目标会带来哪些机会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解读了,我稍微整理再发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更新一下关于“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一个分析。

首先就是这个目标是涵盖全温室气体的目标,而现在的2030年碳达峰目标只有二氧化碳。这就涉及到二氧化碳达峰下降和非二达峰与下降的协调问题。

据我了解,非二排放排放相对于二氧化碳来说,因没有特别的控制,所以排放增速高于二氧化碳,基本可以判定二氧化碳在达峰时,非二应该还未达峰。

我本来预估第三碳目标可能包含一个2035年非二达峰的目标或者至少甲烷排放达峰的目标结果没有,而是与二氧化碳一起比峰值下降7%~10%。如此看来,二氧化碳的下降幅度要高于总体下降幅度才能弥补非二短时间内难以下降的部分,所以预计二氧化碳的下降幅度至少要在10%以上才能满足第三碳目标,同时给非二行业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当然不提分项目标对于地方政府达标就更加灵活,非二减排潜力大的就大力减少非二排放,非二减排潜力小的就还是去搞节能减排新能源那一套。

至于这个下降7%~10%的目标到底是多少?这次没有明确,但我们可以估算一下,我国2020年的总碳排放大约是130亿吨,所以可以预设达峰时的排放在140亿吨左右,如果按照到2035年下降10%来算,2035年的排放将会在126亿吨,每年下降3亿吨左右,是个不小的挑战。

除了温室气体总量目标以外,其它的指标如风电光伏装机、森林蓄积量,新能源车销售等目标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目标,我这里就不展开解读了。以下关于三碳目标提出后会有哪些新机遇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碳目标覆盖全温室气体中的全温室气体是指的什么?

如上图所示,根据《巴黎协定》,需要管控的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其它六类,分别是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这些温室气体我们通常叫做非二温室气体或者直接简称“非二”。

其中氢氟碳化物和全氟碳化物不是指一个化合物,而是一类化学物质的集合,所以从化学式角度看,我们管控的不只是七种,而是大概200多种,但通常进行归类后只说七种。

表格中有一栏叫做GWP(全球暖化指数)指的是其它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对全球暖化的影响程度,它们把二氧化碳作为对标物,与二氧化碳相等就是一,是二氧化碳的两倍就是二,以此类推。可以看出其它的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效果都大于二氧化碳,特别是后四种,GWP通常都在二氧化碳的千倍以上,我们通常又将其归类为烈性温室气体。

讲完温室气体种类外,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哪些产业。这些产业就是未来的机会。

二氧化碳就不必说了。甲烷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开采、垃圾填埋、农业种植、畜禽粪便等领域。

关于甲烷的控制,其实国家已经先于其它的非二发布了专门的甲烷减排行动方案,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煤矿瓦斯CCER方法学和征求意见中的油气井甲烷回收利用方法学。

氧化亚氮(N2O)最主要的源头是农业氮肥使用,和化工领域硝酸/己二酸生产时的副产气。大部分的硝酸厂在生产硝酸时都会副产大量氧化亚氮。

氢氟碳化物(HFCs)主要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媒,部分也用于半导体的刻蚀气体及发泡剂使用。如果你去翻你现在旁边的空调铭牌,你会发现它的制冷剂那一栏填的就是这一类物质。

全氟碳化物(PFCs)也主要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媒,部分也用于电解时的保护气,比如电解铝的保护气就是用的PFCs。

六氟化硫(SF6)因其出色的绝缘性能主要用于高压开关,所以绝大部分高压开关的断路器都充的是SF6。

讲完上面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就来推导一下,假如第三碳目标发布以后,碳圈会有哪些机会:

首先,假如国家层面的三碳目标发布了,我认为最先出现的需求是关于非二的摸底和规划。

比如,国家全温室气体的总目标是140亿吨,各个省市可能会有各自的分目标,但是再往下细分每类温室气体的目标估计是没有的,那么第一步就是各省市可能有一个详细的非二摸底的需求。有些长期坚持做温室气体清单并且做得比较细致的地方,估计非二的数据是比较全的,那就不需要。

摸完低以后的下一步就是非二的规划了,如同两三年前的碳达峰规划一样,各省市地区可能会有非二排放控制的一个规划,从现在起到2035年,非二的排放预测,控制措施,预期成果等等。这可能会衍生一些细分的课题,就是对这些非二的各种前沿减排技术和方案做评估,发掘管辖范围内有没有类似的企业并进行扶持等等。

这部分的机会属于课题研究,所以会被各种科研院校、事业单位和咨询机构给瓜分,如果想要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更有竞争力,建议这些机构先人一步学习一下关于非二的知识,最好在学成以后先写一份非二的规划模版,需求出来直接快速出报告卷亖同行哈哈。

其次,后续的CCER方法学肯定会考虑的甲烷以外的非二减排方法学。比如比较典型的硝酸生产设施里的氧化亚氮销毁减排方法学,废旧制冷设备的冷媒回收销毁方法学,低/0GWP物质替代六氟化硫方法学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成熟、而且国际上也比较认可的方法学。比如硝酸氧化亚氮销毁方法学是巴黎协定6.4新版方法学4个中的1个,足见其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

这部分的机会属于碳资产开发公司。话说CCER的进程比预期缓慢,不知道在一批又一批方法学带来的希望和失望中,那些CCER的开发公司们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不过前赴总有后继,希望CCER市场越来越好,让赴的少继的多吧。

最后,非二要减排还是得靠资本、技术和工程。这会带动一批非二减排的产业起来,比如硝酸氧化亚氮减排所需要的催化还原技术,记得十五年前全球只有英国的JOHNSON MATTHEY和日本的住友两家公司有这技术,不知道现在中国有没有,但我想不管以前有没有,只要CCER敢发布方法学,中国企业估计分分钟就能搞出来吧。

其实前两点受众面其实比较小,只有最后一点产业带动才能让更多人受益。中国的非二排放是30亿吨左右,如果按照CCER价格100元来计算,这是一个3000亿的市场,当然中国不是说马上要减到一点都不排,所以不会这么快形成市场,但方向是确定的,就看你打算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入这个市场啦。

最最最后,对于普通群众,可以关注一下相关股票,三碳目标政策发布后可能会利好一些关联公司。

原标题:【重磅】中国正式提出第三碳目标,有哪些新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