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锂电池企业正文

近200家储能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出炉,超4成企业净利过亿元!

2025-10-09 10:00来源:北极星储能网作者:Kung关键词:储能企业储能系统储能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上市企业半年报已经发布,北极星储能网统计到193家储能上市企业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储能相关上市企业整体业绩情况较好,总营收合计约1.5万亿元,净利合计约988亿元,其中有近48%的企业净利过亿元。

各细分领域营收整体情况

项目开发承压

储能电站开发方向,中国能建、海螺水泥、南网储能、新天绿能、晶科科技、深圳能源、申能等都取得了不错的营收,但净利表现承压。

南网储能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1亿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32.93%。截至2025年6月底,南网储能新型储能投产装机规模654.2MW/1298.3MWh。报告期内,新建成投产3座电化学储能电站,分别为云南文山丘北储能项目(200MW/400MWh)、海南临高储能项目(20MW/40MWh)、湖南中南水泥厂配储项目(5.1MW/14.7MWh),其中文山丘北示范项目是我国首座同时配装锂电池和钠电池的构网型储能站。值得注意的是,南网储能的业务已经不仅限于南方五省区,而是拓展到内蒙古抽蓄项目,甚至还签订国际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能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0.91亿元,同比增长9.18%,其中净利润28.02亿元,同比增长0.7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能建储能业务已经不仅限于储能EPC,而是拓展到开发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提供相关技术装备。其中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能储一号”已经在今年1月全容量商业运行,创下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该项目最大储能规模1500兆瓦时、最高转化效率近70%,日储/释能时长分别为8小时/5小时,年均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公司已累计完成压缩空气储能选址签约超30座,压缩空气储能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

横跨光储业务的晶科科技开始大踏步进入储能领域,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自持光伏电站约5,953MW,自持独立储能电站约657MWh,其中仅在甘肃省地区,今年上半年就新增并网36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同时,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开发储能项目规模达到3.9GWh,储备资源快速放量。数据显示,晶科科技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上升10.47%;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上升39.76%。

科力远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87.23%,公司相继开发储备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省份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超过10GWh。

立新能源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96亿元,同比下降6.02%,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降90.17%。归母净利润变动幅度为-90.17%,原因:一是受新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核查进度影响,项目纳入补贴合规清单周期较长,应收新能源发电补贴回款滞后,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及账龄增加,相应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4,841.04万元;二是公司下属天中直流外送项目上半年电网对送出线路检修停电13天、主变检修限负荷运行,上年国网上述检修工作是10月完成,造成上述项目限电率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项目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

广东建工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93.12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28.20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0.64%。归母净利润为3.50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3.44%。公司清洁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在新疆、广东、甘肃、湖南、山东等地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云浮储能电站于 2024 年 11 月建成并网,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公司累计已投产发电的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 456.60 万千瓦,其中水力发电 38.05 万千瓦,风力发电 80.04 万千瓦,光伏发电 328.51 万千瓦,储能10 万千瓦。

三峡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1.07亿元,同比下降0.7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15.41%。报告期末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106.10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

“3S”企业全面遇喜

储能3S相关企业中,共有30家企业已经公布了半年报业绩,过半数企业净利同比增长。其中,德业股份以净利润15.22亿元,高居榜首。许继电气、锦浪科技分别以净利润6.34/6.02亿元紧随其后,上能电气、金盘科技、国电南自等净利润均有明显增长,其中,上能电气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4.78%,国电南自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97.03%。

上能电气半年营收21.84亿元,同比增长13.42%,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4.78%。其中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增加10.43%,占总营收的25.64%。据悉,上能电气全系列集中式和组串式PCS均已搭载增强混动构网技术。从自研验证平台、中国电科院半实物认证到CQC整机测试,产品已通过完整的构网功能测试认证体系,其构网稳定可靠性、响应敏捷精准性和广泛适用性也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及微电网等多元场景的标杆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ESIE202展会上,上能电气正式推出匹配600+Ah大电芯的430kW液冷组串式PCS。产品突破性将单机循环效率提升0.2%,采用模块化高防护等级设计,同时将故障电流压制至10kA级。产品作为采用真液冷技术的大功率组串式PCS,以两大技术实现储能经济性的跃升。

锦浪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6.02亿,同比增长70.96%。今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的营收达到7.94亿元、同比增长约313.51%,成为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助力。

科华数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上升0.06%,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上升7.9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5.16亿元,同比下降1.1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上升14.81%。上半年,公司也推出了新一代460kW液冷簇级管理PCS,该产品构网性能卓越、液冷散热强悍、防护极致、适配灵活,无论是应对高海拔地区的低压挑战,还是抵御沿海地区盐雾腐蚀,系统均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真正实现“全地域适配、全场景覆盖”。

系统集成与电池头部企业领跑行业增长

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储能系统业务营收规模为最大,约6958亿,但利润率较低。储能电池业务以3434亿营收实现369亿净利润,展现出最佳盈利质量。

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其中,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营收占比15.88%,毛利率25.52%。虽然储能业务营收略有下滑,但仍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显示出其在储能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在海外发布了全球首个可堆叠、容量高达9兆瓦时的超大型储能系统,能够适配宁德时代不同的电芯技术,既可实现长达五年零衰减的性能表现,又具备耐高温特性。

阳光电源业绩表现突出,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4%和55.97%。其中储能业务收入达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占总营收比重超40%。今年,公司最新布了PowerTitan3.0 AC智储平台,推出不同尺寸和容量的三款型号。该平台采用684Ah叠片电芯和碳化硅PCS,搭载PowerBidder电力交易辅助决策软件、PowerDoctor电站智能运维平台。Plus版本能量密度超500kWh/㎡。

亿纬锂能上半年总营收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有所下滑。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47%,出货量达28.71GWh。亿纬锂能实现628Ah储能大电芯Mr.Big的规模化量产。

欣旺达上半年营收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储能系统业务增速显著,实现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68.85%,出货量8.91GWh,同比大增133.25%。8月13日,第四届EESA储能展期间684Ah大容量储能电芯亮相。通过融合AI闪叠技术与三维散热结构,搭载该电芯的20尺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6.9MWh+。

德赛电池净利润为9754.53万元,同比下降9.36%。今年德赛电池以“先知芯觉”技术精准回应行业安全需求,成为率先实现电芯级主动预警技术量产的企业之一。其发布的“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在电芯内部创新嵌入温压一体传感器,可实时感知微观副反应产生的气体变化与温度异常,从而在热失控发生前实现预警。

天合光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10亿元,其中储能业务营收12.85亿元。公司储能业务板块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上半年取得显著成效,储能舱及系统销售覆盖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区域市场,累计出货量超12GWh,其中,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海外市场实现规模超1GWh交付。2025年6月,天合储能发布基于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系统Elementa金刚3深度开发的7MWh+交直协同解决方案。通过精准优化舱体空间利用率,实现整舱能量密度提升超40%,以百兆瓦级项目测算,可提升场站级能量密度近35%,降低土地租赁费用23.8%,Capex总成本降低超5%。

美的集团入主后,科陆电子焕发新生,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激增579.14%。其中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177.15%,占总营收的49.83%。

远东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迎来拐点,实现营业收入129.76亿元,同比增长14.38%;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公司智能电池业务主要以远东电池为主,上半年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40.13%,净利润-1.92亿元,但同比减亏1.53亿元,签订合同16.88亿元,同比增长121.18%。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场景落地,推出Power STROM 7000液冷储能系统、PowerPLANT 520 PLUS 户外储能一体柜、PowerX S8 PRO升压堆叠电池等多款核心新品。

此外,港股上市的中创新航营收为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68%;期内净利润人民币7.53亿元,同比增长80.4%。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收入106.62亿元,营收占比达64.9%,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57.57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35.1%。新一代“至久”588Ah 储能大电芯,可达到 10,000 次的超长寿命,确保 96.5% 以上的高能效,实现安全可靠性、寿命衰减、系统效率、能量密度等核心指标的全面提升。相关产品将于 2025 年四季度末实现量产。

上游材料下半年有望整体提升

上半年,碳酸锂等关键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上游材料供应商利润有所下滑。

材料端,共统计到相关业公告17家,2025年上半年当升科技(3.11亿)、格林美(7.99亿)、中国宝安(2.44亿)、雅化集团(1.36亿)、净利均有明显增长。

而近期,储能型磷酸铁锂价格持续上涨,推动碳酸锂现货价格同步上涨,形成“储能需求—电池材料—锂盐”的完整正向反馈链条。尤其是有消息称,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部分企业订单排产已延长至2026年一季度。预计下半年材料端整体业绩将有望提升。

微信规则改版,想更早获得“储能消息”推送更新?点本页面左上角“北极星储能网”,主页点“关注”,并点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与“置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往期回顾

韩国数据中心锂电池爆炸起火!致647个政务系统瘫痪

国家发改委赵勇强:现货价差有望扩大,三大市场耦合打造储能可持续收益闭环

20多家中企冲击北美储能市场!机遇风险并存!

特斯拉储能系统起火!位于美国光伏电站

到2035年26亿千瓦!时隔五年,中国再次明确风光装机目标!

查看更多消息

END

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点亮在看


原标题:近200家储能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出炉,超4成企业净利过亿元!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Kung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企业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储能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