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哥本哈根协议”相关结果72
      成都电子科大学发表我国“碳中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2022-07-28

      我国一向致力于国际碳减排事务,积极推进并履行各项气候变化承诺,如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和2015年巴黎协定。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2-04-12

      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第一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而制定的公约;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京都议定书》;2009年12月7日的《哥本哈根协议

      来源:三峡集团2021-12-07

      2009 年的《哥本哈根协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签署了新的协议。...2015 年,《巴黎气候协议》(即“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确定了保护地球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要求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国网江苏王之伟: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能见APP2021-11-15

      09年《哥本哈根协议》以及最重要2015年的《巴黎协定》,更为重要的就是2020年的《气候变化会议》,以及cop的第26届会议,中国和美国达成了协议,发布了联合宣言。

      国际博弈、国内动态和发展双碳产业集群的构想

      来源:中关村产业研究院2021-08-09

      其后,各国又分别在2005年启动了议定书二期谈判,2007年确立“巴厘路线图”,2009年底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底通过了《坎昆协议》,2011年通过了德班授权,2012年达成京都第二承诺期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来源:普益标准2021-06-24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多次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

      碳交易手册——市场篇

      来源:华泰期货研究院2021-05-24

      此后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巴黎协定等会议信息不断明确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安排: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来源:高瑞东宏观笔记2021-03-0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目标持续提高,在提前完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中2020年的减排承诺基础上,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大会上做出了较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更进一步的减排承诺,并首次提出了2060

      来源:期货日报2019-10-18

      从1991年第一次国际气候谈判、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到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2007年达成“巴黎路线图”、2009年签订《哥本哈根协议》,再到2015年签订《巴黎协定》

      来源:爱能界2016-09-23

      同时由于关于全球温度控制长期目标、发达国家强制减排目标、发达国家资金支持等内容分歧较大,作为《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后续方案的《哥本哈根协议》在2009年12月19日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并未通过。

      来源:电力大数据2016-08-26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各国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制订了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加速了全球能源结构改革并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得到大力推广。

      来源:中商情报网2016-06-13

      此外,中国政府於2009年12月签订其对哥本哈根协议的承诺,并承诺中国将降低其於2005年的碳强度(或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40至45%,并於2020年前提升非化石燃料占主要使用能源的份额至15%

      来源:中商情报网2016-06-13

      此外,中国政府於2009年12月签订其对哥本哈根协议的承诺,并承诺中国将降低其於2005年的碳强度(或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40至 45%,并於2020年前提升非化石燃料占主要使用能源的份额至

      来源:瞭望2016-04-25

      中国坚定支持巴厘路线图授权,为哥本哈根会议如期达成《京都议定书》的替代协议而努力,先后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落实巴厘路线图中国政府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立场》等重要政策性文件,并首次正式对外宣布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来源:易碳家2016-04-18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与会各国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达成了控制升温在2摄氏度以内的基本共识。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6-02-23

      4.缺少国际社会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网易另一面2015-12-16

      2009年,被称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 15)以失败告终美国、中国、印度、巴西拒绝签署《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

      来源:欧洲时报2015-11-30

      2c此次气候大会协议制订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使地球温度与19世纪工业革命前相比,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就提出了2摄氏度的协议

      来源:观察者网2015-11-30

      但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西方国家试图否定这一原则,竭力把目标转移到中国等新兴国家。其目的显然是摆脱减排的强制性责任,最终导致哥本哈根会议遭遇重大挫折。...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的原因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15-11-26

      气候谈判的变与不变国际秩序并未改变6年前,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吵得喋喋不休,虽然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要么接受协议,要么放弃的态度使得协议不具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