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超级电容器”相关结果12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2018-08-09

      (来源:生意社)【技术】西安交大科研人员用新型固态电解质填充技术打造超级电容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邵金友教授课题组,发明的固态电解质填充技术,改变了人们对固态超级电容器机械柔性和电学特性的认知,

      合肥工业大学等研发石墨烯薄膜柔性全<mark>固态</mark><mark>超级电容器</mark>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4-18

      由该薄膜组装成的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体积电容值、良好的电机械稳定性。在循环充放电7500圈后,该薄膜电容值保留高达91.4%。

      电化学沉积制备MnO2/PEDOT-PSS复合材料及其<mark>电容</mark>特性研究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3-27

      最后使用koh凝胶固态电解液,组装成柔性对称型固态超级电容器点亮一个led灯。...此外,采用p-mno2-2极片组装柔性固态对称超级电容器,并且可以成功地点亮小led灯,表明赝电容材料在微型便携式器件中具有很好的实用化前景。

      纳米碳基柔性全<mark>固态</mark><mark>超级电容器</mark>研究进展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08

      最后,论文还分析了当前纳米碳基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以后的发展方向,为纳米碳基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6-13

      (f)左图: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右图:三个超级电容器串联点亮红色led灯的照片。...测试得到装置的面积电容约为22fcm-2,超过了基于活性炭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和石墨烯基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相当。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3-16

      3月16日从中科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敏课题组合作,在高性能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基纳米结构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MaterialsViews2017-01-06

      目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主要包含两种结构:传统的三明治结构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和平面结构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而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容性能。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11-08

      、赝电容材料以及双电层/赝电容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基于固态电解质,深入讨论了近年来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典型构型,针对性地总结了提高储能器件储能容量的关键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06-27

      将该水凝胶作为电极材料组装成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在0.25 a/g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153 f/g的比容量,1000次折叠后的比电容保持率达到100%,室温存放7周后的比电容保持率达到9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06-07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团队吴长征课题组与刘光明课题组合作,将具有独特离子通道的新型两性凝胶电解质用于全固态超级电容器,获得了目前石墨烯基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最优性能。

      来源:天津广播网2016-04-28

      将此石墨烯膜组装成全固态超级电容器,获得了超优异的电化学储能特性,比国际上已报道出的结果高出几倍。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日前,天津工业大学康建立教授与天津大学赵乃勤教授合作在基于石墨烯膜的超级电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OFweek 锂电网2014-10-20

      研究人员手持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演示其性能虽然国内外对此的争论颇多,没有达成共识。但相比国内对于锂电池的高度热情,欧美多国的做法更加平衡。...所谓超级电容,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其基本原理和其它种类的双电层电容器一样,都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容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