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网运行”相关结果1672
      【智选】中压双馈机组:千乡能驭风 万村享绿电

      来源:运达股份21小时前

      运达中压双馈风电机组可采用“一机一储”型风储深度融合设计,不仅有助于解决因风资源间歇性、波动性导致的供电波动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风电机组的运行适应性和电网支撑能力,提升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综合微网供电系统】以辽宁省某风电清洁能源配套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需要同时配套风电设备、储能设备、碱性电解装置、氢气纯化装置、储氢罐、氢气压缩机以及用于氢气加注外送设备等

      来源: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天

      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虚拟电厂试验示范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4〕391号)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新能源运作模式创新应用,加大政策倾斜,深化技术支持,加强宣传引导...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高新区齐曜景能中试基地微网式虚拟电厂建设项目经过项目论证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11

      在此基础上,《意见》强调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引领赋能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数智化赋能赋效的思考与展望配电网既要面对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客户需求,也要应对支撑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推动能源转型的挑战。

      来源: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2024-06-06

      苏州供电公司针对主网、配网、微网运行特点,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网关相当于连接微网和配网的桥梁,可以聚合和分析微网侧源网荷储的相关信息,并采用云边协同架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电网主站,实现配网和微网的实时互动。”昆山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吴凡说。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5-24

      测试第二阶段,常州电网预测电力线路因用电高峰将重载后,向虚拟电厂发送用电负荷“下降”指令,虚拟电厂将指令分解至聚合微网资源,控制储能装备、充电场站降低用电功率,在不需要限制工商业企业用电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电力线路在安全负荷区间运行

      交直流混合<mark>微网</mark>!三峡科技多场景项目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研制采购

      来源: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2024-05-23

      园区通过功率路由器、35kv能源中心搭建交直流混合微网,完成电氢协同优化控制,充分发挥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发电的储能、电力系统调节等功能。...园区通过功率路由器、35kv能源中心搭建交直流混合微网,将新能源发电、制氢、储能及园区负荷分别接入对应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端,突破源荷调控的氢电融合多能变换技术,以能量管理系统实现顶层调控,完成电氢协同优化控制

      来源:阳光 光储充2024-05-21

      能源新模式:干细胞电网技术构建智能稳定微网系统在此次100%新能源供电的独立微网项目中,阳光电源采用创新的 “干细胞电网技术”,使得变流器自身就具备主动调节能力,让储能系统能够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为确保微网持续稳定运行,阳光电源储能系统还具备离网连续故障穿越和gw级黑启动的能力,这得益于多台变流器同步启动控制、动态下垂均流控制、ems多机协控等多项领先技术,让储能系统能够实现零电压构网,并协同多机同时零电压起步

      西安为光能源总工 黄浪:电力电子深度渗透,赋能新型配电网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5-17

      该系统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了对电池和电网的精细管理,确保储能系统的主动安全、智能冗余和高效运行。...二是通过构建交直流混合微网,提升对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负荷的承载能力,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此外,为光能源还致力于储能系统的创新,推出了矩阵式储能系统,以解决电池安全、电量失配和系统衰减等问题。

      东南大学汤奕教授:主配微协同将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方向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5-17

      他指出,随着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等的广泛接入,主网、配网和微网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如何实现主配微之间的高效协同调控,确保电力系统的全局优化和动态平衡,是智能配电网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预测和智能决策,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这样的变化在江苏、浙江等地电网有非常多的体现。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07

      深化供电所和营业厅“百千工程”行动,试点运行“社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加强服务渠道管理,实现电网检修信息自动精准推送,抓好重要客户、民生客户以及城中村、老旧小区供电服务。推进...强化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开展特高压线路融冰、防舞动等专项研究,着力构建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靠、灵活高效、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主网架,打造差异化新型智慧城市配电网和源网荷储分层自治、主配微网友好互动的农村配电网

      加速电力数智化圆桌会议在深圳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8

      他认为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建设,未来的配用电系统将呈现结构网络化、供需格局多元化、局域微网化、系统柔性化的特点,基于传统的方式方法难以实现整个系统内的各类资源充分利用以及整个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4-18

      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也给电网调控运行带来巨大压力。长期来看,光伏出力和用户负荷拟合后形成的“鸭子曲线”以及低压网络“白天电压高、夜间电压低”等问题不可避免。...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未来配电网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其中明确到2025年,供电能力合理充裕,具备5亿千瓦左右的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15

      若大电网发生故障,微网可在5分钟内实现自恢复供电,有效提升偏远配网局部调控和独立运行韧性。...为走出35千伏百山祖变电站单回母线无备用电源的困境,丽水供电公司构建了区域水电应急保供微网,通过10千伏万里源水电站、金元水电站与35千伏百龙水电站的协调联合控制,实现区域微网自平衡运行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4-15

      ,实现了微电网水光储荷的实时监测与协调运行。...据悉,在该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县乡村三级示范工程的建设经验,联合院士专家团队,因地制宜利用涉县合漳乡丰富的小水电资源,自主开发了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构建了水光储一体化控制架构

      重磅新品丨英飞源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震撼首发

      来源:英飞源技术2024-04-13

      针对微网应用场景,可以配置液冷光伏模块及液冷充电模块实现基于直流母线的全液冷光储充应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柴油发电机,实现光柴储充一体式应用。...柴发需不间断运行,在负载率低的工况下运行效率低。配套储能可在用电峰期时柴发满功率运行,非峰期储能系统供电,减小了柴发运行时间,提高了发电效率。

      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2024-04-12

      ,并且打通主网至配网、配网至用户微网的碳数据链,实现对电力碳排的精准测算。...据介绍,目前平台已具备电网全景展示、全息碳势感知、绿色电力溯源、示范配网智慧运行等四大功能,依托全息碳势感知与绿电溯源基础,接入配电网内分布式光伏的位置、上网电量等数据信息,实现对全网电力碳排的精准校核

      上新 | 极光云能工商业储能新品“3极3真”在储能国际峰会上重磅发布→

      来源:极光云能2024-04-11

      目前的工商业储能绝大部分都是在室外,所以在一些极端情况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所以被动的储能设备需要向主动式转变。第二,未来的电网需要智慧化的支撑。...极慧云通过ai赋能vpp自运营、交易模型自生成、微网协调控制算法自平衡,通过电池+端bms+云bms构建真正的三层安全架构,通过安全可靠的风光储荷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真正无人运维(3真)。

      许继:用匠心铸就高品质储能一体机

      来源:许继电力电子2024-04-10

      no.7 应用场景广泛可适用于分布式台区储能、光储充、微网等应用场景。...no.5 可多机直接并联运行采用自适应控制,可实现多机并联,方便增容扩容。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4-04-07

      在系统层面,产销者、就地平衡单元(微网-微网群)、主动式智能配电网等概念的出现落地,使得电力系统的平衡方式出现了新的趋势,传统的“大电网、大机组、自上而下分解、统一调度”的管理模式也将改变。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07

      从无源到有源 源网荷储数碳深融、互动 2月5日,苏州昆山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度员从配电自动化主站向南星渎光储充电站微网发出200千瓦调节指令。...同时,该公司探索建设昆山“多业态”协同互动等典型区域,实现配微协同友好互动,提升配网承载能力及运行经济性。 此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