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5-13
在自愿碳市场方面,随着上海市碳普惠平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长宁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项目应用,辖区内1家企业申报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减排项目应用,并取得了减排量。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5-04-11
完善碳普惠推广平台总结省级碳普惠机制建设试点经验,加强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加快完善碳普惠平台减排量量化、登记、交易、注销等功能和服务,有序接入更多减排场景与激励资源,广泛对接各类低碳场景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3-06
地市层面形成多点突破:济南、青岛等5市建成市级碳普惠平台,日照市“碳惠日照”小程序创新推出了绿色机关、零碳校园等22个场景,吸引11万市民参与,累计完成57万次减排行为;青岛、威海两市分别在低碳出行和海洋碳汇领域开展方法学创新研究
来源:山东省政府2025-02-17
联合开发适用性高的碳普惠领域方法学和减排量核算标准,推动互通互认。搭建碳减排量核算、登记、交易、管理等功能联通的碳普惠平台,建立高效的跨省碳减排量交易和消纳机制。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5-02-13
2.8亿元、发放补助639万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碳积分”平台注册用户153万,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省级碳普惠平台,实现低碳行为超亿次,积分兑换超过1500万分。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5-02-11
绿码企业已累积兑现专项贷款2.8亿元、发放补助639万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碳积分”平台注册用户153万,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省级碳普惠平台,实现低碳行为超亿次,积分兑换超过1500万分。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2025-01-20
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5-01-17
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升级完善区级碳普惠平台。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实施“光伏+”工程,推广应用光伏路灯等智能光伏产品。大力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升级完善区级碳普惠平台。(二)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实施“光伏+”工程,推广应用光伏路灯等智能光伏产品。大力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来源:上海市政府2025-01-06
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下一步,杭州市将以“杭碳”品牌打造为契机,在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打造碳足迹品牌、迭代升级“杭碳云”平台、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力建设碳普惠平台、大力推广“杭碳”经验等方面持续发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27
鼓励电网企业等建设行业级碳普惠聚合平台,与地方碳普惠平台对接,统筹行业内碳普惠项目和场景资源开发。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碳普惠金融产品,推动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12-18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12-16
鼓励电网企业等建设行业级碳普惠聚合平台,与地方碳普惠平台对接,统筹行业内...9.深化碳普惠场景应用。探索构建多层次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将个人绿色出行等碳减排信息与个人碳账户平台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市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场景。
来源:湖北生态环境厅2024-11-07
支持电网等行业头部企业、大型央国企建立企业员工碳普惠平台,并接入“湖北碳普惠”小程序。10.培育行业级碳普惠聚合平台。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11-04
南通禾帆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的aem电解水制氢项目;氢劲科技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的储运氢装备项目;势加透博与皋开投资集团的中瑞产业园及时代大厦低碳智能化改造项目;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与皋开投资集团的联建共享碳普惠平台合作协议
来源:广州生态环境2024-10-25
签订仪式上,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兄弟城市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专业机构围绕碳普惠平台数智化建设、低碳场景开发、碳普惠激励政策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充分探讨了碳普惠机制互认、碳积分跨平台流通等合作方向。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4-10-22
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碳普惠创新实践,探索开发多元化的碳普惠应用场景。5.搭建碳普惠共享平台。...依托福建省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衔接“八闽碳惠”小程序,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碳普惠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促进碳普惠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等环境管理体系的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来源:厦门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4
由市生态环境局建设统一的碳普惠管理平台,并授权本地碳交易机构参与管理平台部分运营和碳交易等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二)建立碳普惠应用场景体系1.构建绿色出行场景。
来源:黄浦区发改委2024-05-07
正式发布全市首个区级碳普惠平台。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创新建设区域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统筹全区重点用能单位和建筑楼宇用能、可再生能源、充电桩等使用情况,形成全区碳排放地图。2.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来源: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4-03-25
同年11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建立由政府牵头碳普惠顶层设计,企业或社会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平台建设,同时也可以以场景运营方入驻形式参与的开放型碳普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