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者付费制度”相关结果291

      来源:经济网2017-02-28

      《环境保护税法》的通过,极大地提高了环境税费的法律地位,比原来以行政规章支撑的排污费有着更高的法律效力,是以法律形式确定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而且由税务部门征收,会加大征收力度,提高环境税收征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7-02-22

      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usepa责令污染场地的潜在责任方(包括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拥有者或者经营者、排放或处置废物时的管理者、污染场地当前业主以及运输危险废物和进行处理处置的机构和个人等)支付全部的修复费用

      来源:科学网2017-02-16

      因此,薛涛建议在水的价费机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方面需要积极突破,为地方政府的收费来源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建立污染者付费的更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体积极参与节水和减少排污。...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监管能力建设,强化水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削减评估等方面的考核。建立科学、全面、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和标准。

      来源:学习时报2017-01-25

      现在各国的修复基金来源均十分广泛,包括财政拨款、环境税,以及贯彻污染者付费规定下的潜在责任者付费等。...目前对于污染场地的治理,我国实行污染者担责原则,这种规定看似合理,但在出现污染者不明、无力或不愿承担责任等问题时,其实效可能大打折扣。

      我们靠“捆绑”征收垃圾处理费 但日本人却不这样

      来源:环卫科技网2017-01-18

      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2.确保垃圾产生量与付费相一致的公平性垃圾收费要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同垃圾量对应不同的费用,对垃圾产生量较多的征收较多的费用,以确保垃圾产生量与付费相一致的公平性。

      基于<mark>污染</mark>物来源的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7-01-11

      原因在于,从“污染者付费”的角度来看,洞庭湖主要入湖河流均达到了该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表面上看并不存在污染者;其次,从“受益者补偿”的角度来看,洞庭湖的主要功能为防洪蓄水,其水体并不具有饮用水功能

      来源:水世界2016-12-29

      :一、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多排污多付费原则,对重污染企业实施差别化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被环保部门评为红色等级的企业,污水处理费在现行的标准基础上加收0.6元/立方米;被评为黑色等级及连续两次(含)以上被评为红色等级的企业

      来源:新华网2016-12-05

      钱焕涛介绍,为引导和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山东省将配套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制度,推进排污权、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2-02

      延伸阅读:我国环保服务业需求主体及细分产业发展分析(二)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坚持污染者付费、损害者担责的原则,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管理制度

      来源:观察2016-11-23

      重视污染者付费机制构建尽管在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中责任划分难度较大,但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都在土壤污染防治有关法律中对污染者付费原则予以规定,明确土壤污染行为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法律责任,推进构建公平合理的土壤污染责任者付费机制

      来源:生态修复网2016-10-08

      加拿大政策1.1989年,加拿大环境委员会(ccme)启动了《国家污染场地修复计划》(ncsrp)该计划重申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同时建立污染场地的评估和修复国家分级系统,为加拿大各级政府治理棕地活动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6-09-23

      1.3第三方治理模式第三方治理遵循的是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原则,基于污染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排污企业,可分为政企合作和企企合作两种形式,这两者在具体的推行方式上有所区别。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6-09-12

      1.3第三方治理模式第三方治理遵循的是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原则,基于污染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排污企业,可分为政企合作和企企合作两种形式,这两者在具体的推行方式上有所区别。

      来源:赛迪智库2016-09-03

      以上情况的普遍性,使污染者付费制度对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亟需建立更全面的资金保障机制。...(三)排污付费难以保障巨额治理成本2008年,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6-09-03

      生活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源决定了作为污染者的居民对垃圾处理负有当然的责任,分类、减量、付费都是居民应尽的基本责任。...刘教授认为:生活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源,如果不承认生活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源,政府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理费,同时按照处理量向垃圾处理运营企业支付处理费就失去了正当性。

      来源:点绿网2016-09-02

      同时,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难以得到及时治理的另一大原因。土地责任方难以明确,部分负有责任的污染产业的破产让污染者付费原则难以实施,导致场地修复时常受到资金来源的困扰。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6-08-31

      明确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源,决定了分类、减量、付费都是作为污染者的市民应尽的基本责任。决定了政府是垃圾处理资金投入和运营监管的责任主体,不能推脱其必须担负的责任。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08-30

      民事诉讼的补充作用:除了向超级基金申诉,土壤污染受害者还可以通过集体民事诉讼向污染者索赔。...该法对包括土地、厂房、设施等不动产的污染者、所有者和使用者以溯及既往的方式规定了法律上的连带严格无限责任。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2016-08-02

      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治理效率较低,环境质量与环境标准、人民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之际,国家及时部署了新的污染治理战略,标志之一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为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创造了政策环境

      来源:奥科环境2016-07-27

      同时,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难以得到及时治理的另一大原因。土地责任方难以明确,部分负有责任的污染产业的破产让污染者付费原则难以实施,导致场地修复时常受到资金来源的困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