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集邦储能2025-03-25

      储能发展印度强制配储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尽管印度拥有完整的锂矿资源(锂储量居世界第五),但其储能产业链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来看,这一政策有助于印度实现能源独立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也为全球光伏和储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来源: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2025-03-25

      该系统不仅确保了尾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更在减碳方面成效显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超过48万吨,有力推动了兰炭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尾气净化工艺,项目达到了超低排放要求,推动兰炭产业的环保标准从“达标排放”迈向“超低排放”的新高度。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25

      例如,碳排放权交易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大多处于初期阶段,交易规则不完善,市场认知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25

      每年能提升500gwh新能源消纳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万吨。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5-03-25

      根据指南,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光耀世界丨DeepBlue 4.0 Pro闪耀韩国“西海岸”!独家供货SK E&S首个大型本土项目

      来源:晶澳科技 JA Solar2025-03-24

      在此期间,韩国另一知名企业sk集团宣布加入“re100”倡议,承诺到2050年前在全球运营中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光储充放+V2G,“电力魔方+超充”示范站在深圳投运!

      来源:深圳供电2025-03-24

      生物圈三号是深圳首批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之一,也是深圳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的一个缩影。

      来源:清航空天2025-03-24

      重构高耗能行业能源逻辑项目通过氢能替代,使首钢迁安园区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18%,年节省能源成本超300万元。...作为全球首套氢爆震燃机综合供能系统商业化应用案例,该项目攻克了100%纯氢稳定燃烧、爆震波精准调控等6项“卡脖子”技术,实现氢气燃烧零碳排放、nox排放小于15ppm、综合能效90%三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氢能发电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工业应用

      正泰新能助力青海油田格尔木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来源:正泰新能Astronergy2025-03-24

      电站投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1.5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5.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9万吨,同步显著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渣、废水等污染物排放,为青海油田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河北:加强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5-03-24

      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依托四川水电基地,复龙换流站每年向华东输送的清洁电能可替代标准煤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万吨,助力长三角地区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在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政策引导下,应逐步完善企业碳排放成本机制,促使企业消费更多绿电。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的消纳模式,为工业企业配置相应规模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能耗总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等目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2%,这些行业使用绿电可大幅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东数西算”工程在华南地区布局的唯一算力枢纽——韶关算力集群为例,其在2025年要建设50万架标准机架(单个标准机架容量为2.5千瓦),年用电量预计达到97亿千瓦时,若全部使用绿电,每年可减少约873万吨的碳排放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协同电力碳减排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形成了《电力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电力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的架构,并针对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碳排放监测、碳减排技术与装备、碳排放评估与评价

      来源:山东能源局2025-03-24

      “陇电入鲁”工程全面投产后,通过火电调峰、储能兜底,山东可稳定接收每小时470万度清洁电能,每秒钟减少碳排放1.2吨。

      来源:中国化学2025-03-24

      随着该项目的落地,埃及有望加速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完整光伏产业链,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百万吨。这不仅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更通过技术赋能为中东北非地区能源转型树立新标杆。

      广东省发布<mark>碳排放</mark>管理和交易2024年度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5-03-24

      全文如下: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企业: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2020年5月省人民政府令第275号)、《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文件规定,现就我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2024

      来源:中国绿发2025-03-24

      新能源项目规模达930万千瓦,涵盖光伏、风电等,预计年发电量197.39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00万吨。

      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2025-03-24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2.9万兆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6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万吨,将积极助力印度尼西亚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色转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