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05-28
加速布局能源新基建、创新发展能源新业态、深入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能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新突破……能源领域要为我国经济发展托住能源“底盘”,推动经济发展转危为机、闯出新局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0
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如何相互支撑、携手共进?5g、数据中心等数字中国新基建具有高载能的特点,对能源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带来了压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5-12
、预测及消纳领域的智能决策作用,实现新能源并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聚焦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实际需求,拓展人工智能应用范围和深度,提高企业决策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普及,需要在电网安全与控制、输变电、配用电、新能源并网、企业经营管理等电网各个业务场景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布局,建成一批成熟可靠的人工智能应用,形成多业务场景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5-06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将加强与相关领域企业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2020-05-06
其中,德国能源行业典型初创企业主营业务和投资规模如表1所示。表1 德国能源行业数字化应用典型初创企业德国传统能源商也在能源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来源:电力大数据2020-04-30
能源企业借助新基建,可吸收数字化时代赋予的科技力量,充分释放产业互联网的连接、融合、共享价值,在推进企业转型的同时助推行业转型,顺应新时代发展步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4-29
按照中央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和聚焦能源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中国电科院依托国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的联合攻关平台积极参与5g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前期已对能源互联网应用5g技术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及试验验证工作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3-12
这些应用体现了能源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能源数据共享,即加强数据的交互,把数据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二是加强能源综合服务,即加强数据的整理,争取形成数据产品。公司的供用电数据量庞大。
来源:交能网2020-03-04
这些市场机遇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创造出许多新型综合性岗位,针对能源数字化转型的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激励措施有重要意义。...可再生能源机构常务董事菲利普·沃勒(philipp vohrer)表示:“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1-27
无论是在发电端抑或终端用电领域,对于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需求日益迫切,而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助力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电,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来源:中电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11-20
,推动土库曼斯坦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为当地带来电力革命新形态、能源服务新模式、市场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电力和通讯产业升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驱动传统能源数字化转型。
来源:电缆网2019-09-11
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长mohamed shaker表示,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计划,以开发支持政府采用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智能电网,一些中国企业已经申请参与该行业的发展计划。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9-07-03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为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坚强赋能,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城市能源转型会带来何种影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11
精准把握自身定位持续投入产品线ai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可以预见的是能源、制造、交通等行业都在进行广泛地数字化转型。在过去的2018年,华为网络能源业务实现超过50%的增长。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19-04-19
致力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推动电网企业实现能源数字化转型,促进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减少“三弃”,切实弥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短板,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27
据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能源生产、消费市场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增强了政府、客户、电网公司间能源大数据的分析共享、数据价值挖掘,推动电网企业实现能源数字化转型。
来源:国家电投2018-10-29
双方围绕能源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以及下一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华为公司愿继续与国家电投在能源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深化合作,拓展更多合作项目,推动战略层面长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国家电投2018-10-26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8-03-27
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真正推动利用智能技术的发展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机会。能源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动力和机遇是巨大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必须为此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