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用电需求响应”相关结果2060

      来源:能源观察网微信2015-02-13

      具体包括能源使用的可视化、家用电器的控制、供应方根据能源需求状况促使消费者进行消费调整的需求响应、电动汽车与家庭的结合、蓄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交通系统等。...智能电网支撑技术(1)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2-12

      而十三五期间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太多,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是否能达到预期,电力市场化程度,需求响应情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及储能技术发展情况等等。...河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跃新: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电气化他认为,人均1千瓦的装机、近5000千瓦时用电量,是重要的电气化指标,标志着我国人均用电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子站2015-02-05

      一、智慧用电示范企业智慧用电示范企业基本条件:1、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工商企业;2、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能效电厂、优化用电需求响应等方法降低企业最高负荷,且成效显著;3、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1-20

      未来,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储能电源的市场发展类型主要包括四种: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车电互联(v2g)、需求响应充电以及电动汽车电池二次利用。...这一切给未来光伏+储能模式的项目建设打下了基础;光储模式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够使用户侧的用电更加可调可控,加强了对用电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需求侧管理,这些光储项目还可以辅助电网调峰。

      来源:供用电杂志微信2014-12-25

      或者由三联供机组发电,用余热制冷,同时可以用电空调来制冷。实际上如果天然气管网接入了很多小的分布式电源,在用户之间耦合越紧密,就会出现相互影响。...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大量信息,把用户用电行为,未来各种发展阶段的负荷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需求响应如何同电网进行配合,最后做负荷预测,这样做电网规划会更有意义。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子站2014-12-25

      目前,河北省级平台、唐山市平台分站已完成基础建设,平台软件与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一致,具备经济分析、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电能在线、用电分析、能效管理(信息发布、项目管理)等功能,可通过大屏幕将各项功能模块进行演示

      来源:南方电网报微信2014-12-15

      在欧洲,提升供电安全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原因,在这种驱动力下,欧洲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接入、节能降耗和需求响应是日本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驱动力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2014-12-10

      可以说,用电这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关系到电网坚强、智能化的整体水平,关系到能效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如,用户端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在通过精细化采集、分析能耗数据的基础上,引入需求响应技术,接收供电侧各类电价信息和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优化控制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峰谷差,平衡供电与用电的矛盾,实现供电与用电的协调发展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4-12-05

      具体数据包括:dsm目标责任考核数据、有序用电管理数据、需求响应管理数据、售电市场分析数据、节能服务业务管理数据、用户用能数据、客户档案数据、电量电费数据、有序用电负荷数据等。(5)地理信息系统。...自2013年开始,我国电力企业着眼于用电与能效、电力信息与通信、政府决策支持等电力需求侧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来源:中国工控网2014-11-27

      abb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涵盖了第一配供电、电网自动化、生产健康管理、可再生能源接入、通信网络、电动汽车充电、储能、需求响应、微网、智能城市、智慧家居与建筑等多个层面。...通过丰富的产品和系统展览和多场技术讲座, abb全面展示了在数字化发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应用在石油石化、半导体、有色金属、轻工业、铁路、商业楼宇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的用电解决方案

      来源:能源评论2014-11-27

      工业4.0的智能探索在未来的智能电网和智能电力市场中,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技术是应对大量分布式发电并网、协调和优化需求端用电、发电模式和能效的重要手段。...当下, 智能电表测量系统通常被看作是实现需求响应的基础,其提供的电能负荷数据也是未来电力市场中的最重要信息资源,未来这一系统将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

      来源:工控中国2014-10-17

      在欧洲,提升供电安全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原因,在这种驱动力下,欧洲电力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接入、节能降耗和需求响应是日本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驱动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10-14

      购售电服务公司的资产分界点可以以电度表为界,在今后智能电网、用电大数据时代,电度表拥有电费收取,需求响应执行等功能,因此,购售电服务公司有数据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衍生业务潜力,甚至将来可以进入天然气等其他能源零售和公共服务领域

      来源:pv-tech2014-09-24

      然而fuerstenwerth解释,鉴于对于其采用完全不同的推动因素,储能在住宅层面有意义,在住宅层面其使用的推动因素比较简单,基于周围建筑更大的个人用电弹性及自给自足。...例如,主要储备毫秒级响应或需求响应在大型发电站故障的情况下,德国市场需要600mw的主要准备。迄今,这只能由化石燃料发电站提供,我们在研究中看到的是电池可以增加价值,并且技术上非常适合。

      来源:无所不能2014-09-23

      这一市场失灵在智能电网与需求响应出现之后有望得到解决。节能减排不是改革的目标?...在欧洲、美国的电力市场,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价格完全可以上涨10几倍乃至上百倍,如果没有涨价的限制(这种限价一般是存在的,比如西欧电力市场大概在3欧元/千瓦时),其可能一直涨下去,早就超过了一般用户的用电价值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4-09-19

      促进便捷用电,为实施需求响应奠定基础继续在各省推广智能电能表,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性能,支持多种能源、电动汽车等计量信息接入,深化数据挖掘,为双向互动提供增值服务信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9-12

      需求响应项目使消费者能在每天电价最高或出现紧急情况的特殊时段自主减少用电,帮助用户控制用电。...用电高峰出现于大量用户同时用电之时,消费者一旦能深入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就可以减少用电需求,而公共事业及iso则能更好地管理本国电网所需能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9-10

      试点工作将统筹现有用电负荷管理系统资源,逐步建设具备在线监测、决策分析、项目管理与统计、有序用电及需求响应等功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用电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

      来源:英大网2014-09-03

      试点工作将统筹现有用电负荷管理系统资源,逐步建设具备在线监测、决策分析、项目管理与统计、有序用电及需求响应等功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用电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

      来源:亮报2014-08-20

      达到这些指标后,生态城的用电可靠性将进一步升级。...围绕四个融合核心理念,依托生态城建设规划,国网天津电力确定了十大创新模式,其中包括智能微电网建设与推广、自动需求响应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