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解液”相关结果5099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9-10-24

      博世从市场、技术、成本和投资四大方面出发,得出结论认为当前大规模投资生产当前的液态电解液技术的锂电池,并不利于博世的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0-24

      但金属锌在传统的水系电解液中,存在严重的腐蚀和枝晶问题,极大限制了锌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同时,基于明胶独特的无机盐增强效应,在高浓度电解液中处理后的明胶电解质脱水,分子链间形成强疏水相互作用,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明显增强,获得了目前所报道的机械性能最好的水系锌基电池自支撑固态电解质隔膜

      来源:UPS应用2019-10-23

      该项目重点开发nmc622电池,并使用特殊的电极涂层和高压电解液将钴含量降低20%。fraunhoferisc研究所andreasbittner说,这些改进在理论上也可以应用于811电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23

      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一旦遭到撞击可能导致电池短路,而柔性锂电池则从材料上克服了传统锂电池的这一缺点,其电池部件既能够改变形状,又不会像水一样四处流淌,这使得柔性锂电池的安全性获得了较大提升。...“将传统工艺的锂电池做成足够薄的片状,也能够让其具有可弯曲性,而真正的‘柔性’则意味着,电池系统中的电极、电解液及各种电池组成部件均是柔性材料,正如一块橡皮泥,可折叠、可拉伸,能够‘捏’成应用所需的任意形状

      来源:NE时代2019-10-22

      正负极是“导火线”,电解液是“燃料库”,它只需要一粒“火花”就会出现热失控或者火灾。“火花”或来自于电芯内部,或由外因而起。...当sei膜这层安全膜被破坏后,电解液与电极发生反应产生热,将会熔化隔膜。而且隔膜面对着的敌人还有锂枝晶,威胁着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固态电池或将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10-21

      因现有锂电池含有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很难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固态电池采用具有离子导电能力的固态电解质全部或部分替代电解液,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中国科学院欧阳明高院士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下一步将会向固态电池方向发展。

      电动研习社:电动汽车为何忌讳过充过放?

      来源:汽车之家2019-10-21

      简而言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恐怕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移动、脱嵌的过程;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通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再嵌入到碳层结构;电池放电时,锂离子又从负极碳层脱嵌回到正极。

      动力电池巨头上游材料“军备赛”

      来源:高工锂电2019-10-21

      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上游钴镍矿亦是如此。业内认为,目前锂电材料端的价格虽是低位反弹,但随着动力电池巨头的高端产能逐渐量产供货,部分锂电低端产能的加速出清,锂电材料有望探底回升。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10-21

      此外,硅碳负极相匹配的高电压电解液缺失以及电池企业制造工艺不达标也是阻碍高镍+硅碳ncm811电池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这些增强的电解质混合物,统称为“ mesa”(代表硅阳极的混合盐电解质)。在电池中测试的四种金属盐中,添加的带有镁(mg2 +)或钙(ca2 +)阳离子的电解质盐被证明在数百次充放电循环中效果最好。

      “锂电池”获诺奖 新能源汽车是功是过 未来又在哪里?

      来源:车经社2019-10-18

      锂离子电池的锂枝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电解液易燃易爆的问题使锂电池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而高密度的锂电安全隐患更大。...低温让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活性降低和电解液导电能力降低,出现容量下降、内阻升高、电效率降低等现象。此外,低温下也不能很好的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即便通过预加热提高锂电池的低温性能,也得不到彻底改善。

      来源:中科院大连化物所2019-10-18

      此外,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该器件表现出出色的高温稳定性,可在100 °c条件下稳定工作。因此,该工作为高效简化制备高度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提供了新的策略,并拓宽了其潜在应用场景。

      中山大学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储能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10-18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一种高容量和优异倍率特性的二次电池,其组成包括中性或弱酸性水系电解液、锌负极和正极材料,具有安全环保、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

      来源:电池联盟2019-10-18

      天然石墨的容量高,压实密度高,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是由于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缺陷较多,与电解液的相容性比较差,副反应比较多;而人造石墨的各项性能则比较均衡,循环性能好,与电解液的相容性也比较好,因此价格也会贵一些

      来源:新华网2019-10-17

      丰田通商和奥罗科布尔公司同时打算在日本福岛县合作建厂,生产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的氢氧化锂,预期2021年上半年投产,目标年产量1万吨。

      来源:高工锂电2019-10-16

      中化集团5万吨电解液项目开工8月26日,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下属中化蓝天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开工,项目投资超过5亿元,同步建成的智能工厂。...2、锂电池材料项目增多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包括上游钴锂、前驱体、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锂电池相关材料投扩产项目也在增多,主要是电池企业为降成本和材料企业提升竞争力驱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16

      “当前市面上的固态电池,通常是有机电解液里面加了一些固态,或者是在固态里面加了有机电解液,安全性好不好,取决于液态电解液所占比例的多少。...好比我们拿一杯电解液和一块硬的固体去测它们的导电率,液体电解质的导电性明显好于固态电解质。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太多人关注固态电池。”冯旭宁进一步解释。

      获诺贝尔奖后 下一次电池革命还有多远?

      来源:车早茶2019-10-15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部分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厂家在对正极、负极、电解液以及粘结剂作出改进后,试生产出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稳定性提升了许多。...其固态的电解质拥有更高的密度,可以让更多带电粒子聚集在一端,便拥有了更高的能量密度。

      来源:电车资源2019-10-15

      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为200kw/kg,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kw/kg.② 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隔膜和电解液,电池厚度薄,体积小,质量轻。...固体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目前应用的固态电解质有三种体系: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这三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各有优势,然而他们共同的缺点是:低离子电导率。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9-10-15

      在电池零部件领域,三菱化学和宇部兴产着眼于与中国的竞争激化,2018年初整合了电解液的在华业务。报道认为,日本企业也并非看不到光明。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10-15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与硅碳负极匹配的电解液,反应形成的sei膜,在硅体积变化影响下反复破坏与重新形成,锂离子被大量消耗,造成soc循环差和电池容量下降。总之,今年硅碳负极市场面临重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