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可吸入颗粒物”相关结果1638

      来源:世界环境2020-02-14

      以北京为例,2019年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远远优于60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

      来源:科技日报2020-02-14

      除夕至正月十七,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8%、42%、22%、45%、29%,均显著好于去年同期。

      来源:能源与环境2020-02-12

      燃煤电厂是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1],产生的颗粒物特别是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巨大[2]。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2020-01-18

      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臭氧(o3)、细颗粒物(pm2.5)达到二级标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1-10

      受静稳天气影响,预计1月9日-1月11日48小时,我市将出现较大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将达到300,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京环之声2020-01-03

      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昆明日报2019-12-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力推46个大气重点减排项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认真组织实施《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2019年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持续解决以细颗粒物(pm2.5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12-24

      “大气十条”所规定的各区域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指标已全面完成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伴随着“大气十条”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大气排放治理工作开始也转向“蓝天保卫战”。...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首次不降反升的情况出现在2016-2017年,2017年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

      来源:环保在线2019-12-06

      近年来在超低排放的重压下,我国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效果明显,在本文就不再赘述了,我们主要来看co以及voc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排放浓度变化。...以钢铁行业,每道工序都会排出各种各样的残料和废物,气态的污染物主要有co2、nox、co以及voc与烟尘等颗粒物

      来源:亚洲空气清洁中心2019-11-28

      从污染物年均浓度来看,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继续下降, 338 城市so2 全部达标,co 仅有一个城市超标。

      来源:环保在线2019-11-20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污染大气环境的因子,焚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因此,整治露天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11-07

      据了解,2019年前三季度,剔除沙尘影响后,全省14个市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二氧化硫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11-07

      据了解,2019年前三季度,剔除沙尘影响后,全省14个市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二氧化硫

      PM2.5与臭氧“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可咋整|深度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9-11-01

      本期嘉宾:哈佛-南信大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研究团队pm2.5受控 臭氧抬头回望2013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控制目标,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随即出台

      来源:科技日报2019-10-24

      “大气十条”要求,截至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来源:科技日报2019-10-24

      “大气十条”要求,截至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来源:《建筑科技》2019-10-12

      4、高能离子脱臭处理技术在城市固废与污水处理方面,作为臭气处理技术之一,高能离子脱臭处理技术频繁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处理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比如,可吸入颗粒物、硫化合物。...高能离子脱臭处理技术具有多样化的优势,污染物处理、微生物灭活等难度不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的氧离子发生装置不会和已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接触,应用风险大幅度降低等。

      来源:济南日报2019-10-12

      济钢关停对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vocs六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显著,关停后各污染物下降分别占全市总排放量的8.87%、11.84%、10.32%、8.69%、30.38%

      来源:环境保护2019-09-30

      2013—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26.8%,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41.7%;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增至71%,劣ⅴ类降至6.7%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19-09-29

      年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政府责任,提高了执法力度,为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根据《大气十条》要求,201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