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德国制造业”相关结果2877
      万亿绿氢产业起飞在即 正确的入场方式有哪些?

      来源:氢能促进会2021-07-16

      根据评估,到2050年,清洁氢气通过在化工、交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每年至少可减少50~60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减排量约占2050年全部绿色技术减排量的15%左右。...2021年7月,欧洲最大的质子膜交换电解(pem)制氢项目在德国科隆市莱茵炼厂(refhyne)投运,该项目装配了由itm power提供的10mw级pem电解槽,每年可生产多达1300吨的绿氢,同时该项目还将扩产至

      来源:浙江新闻2021-07-13

      正是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拉动下,加上近几日的高温刺激空调降温用电激增,助推了浙江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破亿千瓦。...这是广东、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过亿后,国内又一个负荷过亿的省级电网,电网最高负荷超欧洲最大工业国德国,约需4个多三峡电站的发电机组满负荷发电才能满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9

      新形势下,地方经济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将风光等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高端制造业优势,实现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谋划高质量发展,未雨绸缪地培育中国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产业竞争力...丹麦和德国的海上风机、比利时的海上升压站、挪威和荷兰的海工设备、意大利的海缆等已形成欧洲海上风电的典型产业链。

      田庆军:碳中和时代 不要浪费每一片海洋

      来源:远景能源2021-07-09

      新形势下,地方经济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将风光等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高端制造业优势,实现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谋划高质量发展,未雨绸缪地培育中国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产业竞争力...丹麦和德国的海上风机、比利时的海上升压站、挪威和荷兰的海工设备、意大利的海缆等已形成欧洲海上风电的典型产业链。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7-08

      甚至有专家表示,制造业是未来直接决定海上风电能否平价的关键。同时,对于海上项目的施工而言,目前的瓶颈其实不仅在于施工船机数量的不足,更大的制约因素在于装备的升级和调度优化。...如德国的海上风电场送出线路,包含必要的海上直流换流站、陆上换流站等,属于电网的输电系统运营商tso的范围,由tso建设、安装和运维;同时海上风场前期的选址、测风、水文观测等基础性工作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估也是有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地理局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1-07-08

      需要补充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国际分工定位,对推动发达经济体实现碳达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峰国家包含25个发达国家、6个发展中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巴西、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欧洲有法国、德国、瑞士、英国和比利时等24个,美洲有5个,即美国、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来源:理论周刊2021-07-06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家都很关注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绿色转型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那么,中国的企业争取创新,包括制造业有新的优势是否有根据呢?这个根据是有的。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已经有不少案例,挑战和机遇同样前所未有。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7-02

      国内首台170米超高风电机组 刷新风电设备制造业新纪录!...国家电投鲁阳风电场——许继3.6兆瓦/155混塔机组正在高空迎风旋转,它的轮毂高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70米,是目前国内最高的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刷新了风电设备制造业新纪录!!!

      2060碳中和将为中国经济贡献几何?

      来源:普华永道2021-06-28

      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的制造业多数仍然处于中低端,因此能源消耗更高,导致碳排放较高。...第二,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很多工业品产量除了满足国内需求,还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供给,有些碳排放较大的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被迁移至中国,这意味着我国承接了本应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一部分碳排放。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23

      随着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再制造、再工业化,以及国内对虚拟经济过热空转、以制造业立国的重新认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可能会延长,一度被热议和期盼的后工业化时代则可能滞后到来。...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在于我们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排放规模大且具有刚性约束;我们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工业体系,以煤电为主的电力行业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等工业领域

      阳光电源、隆基、晶澳、东方日升、晶科、协鑫6大名企招聘合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21

      2020年企业销售额146亿元,在2020年合肥企业50强中排名第20位,在2020年合肥制造业企业30强在排名第12位,主要从事高效太阳能组件的加工和制造。...公司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智利,南非,印度,墨西哥,巴西,阿联酋,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以及其他地区的地面电站,商业以及民用客户提供太阳能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185GW TOP10榜单中国企业占据六席

      来源:光伏們2021-06-18

      上半年,逆变器制造业遭遇了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涨价,时至六月,“缺芯”情况还在不断加剧,部分欧美原厂芯片的交期长达26-52周,国产替代产品的交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就目前来看,二季度数据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在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大趋势下,光伏发电仍是最低成本的清洁电力来源之一,光伏制造业也将克服短期内的供应难题,实现长期范围内的降本增效。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13

      他还提出实现双碳目标要依靠大幅度、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而不是金融业等虚体经济。具体来说,实现双碳目标需从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减缓对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增长。

      来源:全球宏观对冲2021-06-11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绿色技术,所有的创新都是绿色技术创新,包括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应该符合绿色发展要求。...讲绿色转型、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转型,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靠一套新的绿色技术来驱动,需要大规模系统性的换技术。绿色技术和以前的技术有什么区别?我想提出三个目标。

      2019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6-10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姚洋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的重要变化,他指出,十年来,经济总量和财富都在向中国转移,到2018年,我国的gdp总量达1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三分之二,日本的2.4倍,中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循环经济产业深度研究报告:碳中和与双循环的双重裨益

      来源:光大证券2021-06-08

      制造业、消费体量是 gdp 核心包含要素,这也恰恰是再生资源品的重要来源。...在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得到高度重视。

      来源:上游新闻2021-06-03

      构建创新体系 “重庆造”试剂盒媲美进口产品聚焦科技创新关键点,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也是九龙坡区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另一大“法宝”。...“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通过科学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关键点、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等举措,正朝着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迈进。

      来源:南京日报2021-06-03

      另一个原因是,江宁高新区制造业基础扎实,园区里驻扎着舍弗勒的客户,比如南高齿工厂和舍弗勒工厂仅“一墙之隔”,实现紧密对接。...系列活动之一,舍弗勒南京公司4号厂房的启用,进一步壮大了江宁高新区高端智造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以南高齿、舍弗勒、蒂森克虏伯等规模化企业为核心,以中材科技、苏博特、中圣集团等创新型企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业格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6-02

      据统计,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绝对减排量超64万吨,管控的制造业企业平均碳强度下降39%。...此外,例如德国、韩国、瑞士采取的最低碳价以及北京、上海等地采取的涨跌幅限制制度,对预防突发风险、保障碳市场稳定有重要作用。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2021-06-01

      据统计,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绝对减排量超64万吨,管控的制造业企业平均碳强度下降39%。...此外,例如德国、韩国、瑞士采取的最低碳价以及北京、上海等地采取的涨跌幅限制制度,对预防突发风险、保障碳市场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