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杜祥琬”相关结果57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呼吁“积极储备新技术以应对较高比例、较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呼吁“积极储备新技术以应对较高比例、较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表示,未来我国新能源装机比例将达到30%甚至50%;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也表示,要高度重视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挑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1

      统筹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协调发展 以更经济的方式满足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多次呼吁要重视以分布式发电与集中式发电相结合的方式发掘电力潜能,他强调:“分布式电源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和技术准备来应对比较高比例

      专家解读 | 落实“无废社会”战略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环境保护》2020-10-15

      厘清“无废社会”概念和实质2017年,杜祥琬院士等提出建设“无废雄安新区”的战略建议,并进一步定义了“无废社会”概念,认为“无废社会”即“通过创新生产和生活模式,构建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体系等手段,动员全民参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需要重新认识。这对于确保国家长远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意义。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9-29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提出,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禀赋。一些“负荷重、资源缺”的地区,其实身边就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开发。

      推动清洁智慧能源发展 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生态——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9-28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干部、党委巡视组组长赵华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远景科技集团

      来源:能见App2020-09-27

      刚才时间关系,杜祥琬院长没有展开说,我很同意他的观点,现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依据,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一点就是能源禀赋的问题,杜院长讲得比较客气,说西电东输和电从身边来,现在是进入了并生的时代。

      来源:能见App2020-09-27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相关阅读:杜祥琬:共同努力 成就能源的新常态、新体系

      来源:能见App2020-09-27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创新观念,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大家上午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16

      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角度来看待能源的变革,第一轮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能源革命历程。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16

      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角度来看待能源的变革,第一轮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能源革命历程。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16

      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角度来看待能源的变革,第一轮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能源革命历程。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0-09-01

      担任公司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两院院士卢强、杨奇逊、汪集暘、韩英铎、杜祥琬、黄其励、邱爱慈、沈国荣、干勇、范维澄、谢克昌、孙永福、余贻鑫、程时杰、李立浧、彭苏萍、王锡凡、王安、岳光溪、袁亮、高德利、郭剑波

      来源:角马能源2020-08-25

      8月20—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圆桌暨2020年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发表演讲。杜祥琬表示非化石能源将是“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进一步走向存量替代。...杜祥琬还指出,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少的。

      来源:能源杂志2020-08-24

      杜祥琬还指出,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非化石能源将是“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进一步走向存量替代。

      来源:大众日报2020-08-17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科技重大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2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如果东、中部各地区能将本地能源开发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虚拟电厂,中国的电力系统将会有新的业态和模式,也必然会是高比例的低碳能源网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2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如果东、中部各地区能将本地能源开发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虚拟电厂,中国的电力系统将会有新的业态和模式,也必然会是高比例的低碳能源网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