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可控核聚变”相关结果261

      来源:科技日报2012-06-12

      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之一。因为它的成功,中国人站在了核聚变研究的前沿。可控核聚变或许是能源领域的最大指望。

      来源:科学时报2012-05-10

      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段,目前是利用核裂变能,而未来的核聚变电站将为人类提供可永续发展的核能,成为受控核能的归宿。...而太阳能源于核能,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没有核能就没有人类,人类与核能天然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012-02-28

      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和1994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两个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及其实验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我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的水平,处于国际上同类型、同规模装置的先进行列,并在探索可控核聚变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来源:华声在线2011-12-28

      真正等待人类攻关的技术难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即人造太阳工程。国际核聚变实验室将于2019年在法国开始试验,如果成功,人类有可能在2040年建立第一座核聚变

      来源:新华网2011-12-05

      iter计划,又称人造太阳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意义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其研究目的是验证全尺寸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可行性,为此而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氢的同位素氘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2011-09-20

      现在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能发电,如果实现了可控核聚变,人类就可以用氘来发电。1升海水可提取0.03克氘,这些氘通过核聚变能释放相当于300升汽油所提供的能量。到那时,人类能源问题将获得彻底解决。

      来源:六安新闻网2011-07-25

      全球科学家们正在攻关的技术难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即“人造太阳”工程。国际核聚变实验室将于2019年在法国开始试验,如果成功,人类有可能在2040年建立第一座“核聚变”电站。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07-25

      全球科学家们正在攻关的技术难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即“人造太阳”工程。国际核聚变实验室将于2019年在法国开始试验,如果成功,人类有可能在2040年建立第一座“核聚变”电站。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2011-06-29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在进行基于磁控核聚变的聚变—裂变设计,这是可控核聚变的另一种方式,利用超强磁场来约束聚变反应。...现在,研究人员能够轻松制造出可控核聚变反应——只要让氢原子核足够猛烈地碰撞压缩到一起,它们就会融合,并释放出中子和能量。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1-01-10

      到那时,三代核电机型早已落后,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核电机组已经普及,甚至第五代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已经开始运行。

      来源:《能源杂志》2010-11-08

      这也就是可控核聚变。目前,已有33个国家参与到了这个多国合作计划中。这个计划集成了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预期要持续30年。可控核聚变或许能成为拯救人类的终极能源。

      来源:新华军事2010-08-24

      即使再保守一点,预计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应该在100年内。...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可控核聚变研究的突破,中国也不例外。比较乐观的说法是核聚变可以在50年后成为实际能源,这50年要走过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等几个阶段。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06-17

      韩晓平: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近80岁的蔡睿贤院士跟我们讲,他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时一些科学家就告诉他,50年后人类就可以使用可控核聚变,但是50年过去了,他告诉我们,他最近问这些科学家还需要多少年

      来源:互联网2010-03-11

      产品包括:输电线路固定串补/可控串补装置(fsc/tcsc)、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可控高抗(csr)、滤波补偿装置(fc)、低压晶闸管自动投切滤波补偿装置(tsf)、定制电力(包括动态电压恢复器

      来源:互联网2010-02-04

      iter计划是一个为验证全尺寸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可行性而设计的国际托卡马克实验,目的是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氘、氚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可持久发展的洁净能源。

      来源:互联网2009-07-24

      “核裂变是原子弹的能源,是不可控的,不到1秒钟的短时间内发生核裂变,一下就爆炸了。...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这个核裂变,把它的能量慢慢提取出来,不至于爆炸,要逐渐逐渐发生核聚变,用来烧热水用来发电,但是不爆炸,这就是我们的核电站。”

      来源:慧聪网2009-03-17

      按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实施日程,2016年这一反应堆即将投入运行,那么到2020年,%26ldquo;可控核聚变%26rdquo;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应当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答案。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8-12-29

      但是,用原子弹引发核聚变只能引发氢弹爆炸,却不适用于核聚变发电,因为电厂不需要一次惊人的爆炸,而需要缓缓释放出来的电能,也就是需要%26ldquo;可控核聚变%26rdquo;。

      来源:国际能源网2008-11-27

      %26ldquo;目前世界能源问题正处于十字路口,化石能源耗完后,选用和发展何种新能源仍存在分歧,如甲烷水化合物和可控核聚变等。能源究竟走向何方,我认为今后还是多种能源方式并存。

      来源:新华网2007-11-29

      iter计划是一个为验证全尺寸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可行性而设计的国际托卡马克实验,目的是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氘、氚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可持久发展的洁净能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