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热干化”相关结果264

      来源:新华网2015-06-10

      北京顺义污泥处理厂,规模是每天处理污泥600吨,总投资不足4000万元,而我国目前投资建设的传统污泥好氧堆肥项目,日处理600吨规模的工程总投资在2.5亿元左右,采用热干化或焚烧等其他工艺的投资就更高。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05-21

      一期建设规模为65万吨/天(含污泥消化)、再生水脱色规模20万吨/天,污泥干化规模为300吨/天,污水处理采用多模式a2/o生化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工艺,污泥干化采用热干化工艺

      来源:焦点水网2015-05-21

      污泥用于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技术。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2015-04-22

      蔡力群介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将污泥经水热干化系统进行热工调理后,降低含水率后进入焚烧系统焚烧。...进入到呼市京城固废公司时,污泥的第一道工序是热干化处理,这会分解污泥中有害物质,并降低含水率,然后加入到焚烧炉内,与生活垃圾一同进行焚烧发电。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2015-03-31

      其中浙江大学严建华率领的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其研发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源:浙江科技新闻网2015-02-13

      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示范工程 我们身边的污染物有什么?...课题组提出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通过对污泥脱水后干化后焚烧,能够让污泥体积减少九成,为破解污泥围城提供了一条出路。

      来源:嘉兴日报2015-01-16

      该项目采用机械脱水加蒸汽热干化工艺对污泥进行干化,同时将干化后的污泥利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锅炉实施清洁焚烧,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

      来源:天通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2014-12-25

      2.技术路线污泥热干化与新型干法水泥协同处理处置污泥工艺流程见图1 。...本文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超圆盘污泥热干化与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污泥的工艺路线,为业内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来源:E20环境平台传播中心2014-12-04

      污泥处置领域,京城环保作为环保部下属唯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已快速成长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大型污泥干化焚烧、水热干化、污泥-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等多种技术和业绩的龙头企业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4-11-17

      以北京为例,目前运营的污泥处置设施仅7座,处理处置技术包括污泥热干化、钙化调理、堆肥、焚烧等,但年处置能力仅84万吨,而2010年北京市年产污泥量已达到135万吨,可见,只有不足65%的污泥进行了有效的无害化

      来源:天通新环境2014-10-16

      天通新环境作为含油污泥处理领域的专业公司,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且发表了题为《含油污泥圆盘式热干化工艺及核心装备介绍》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天通新环境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工艺核心设备超圆盘污泥干化机。

      来源:中国水网2014-09-22

      上海星济公司污泥处理项目、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污泥处理项目、大庆石化总厂污泥处理项目、温州240t/d污泥半干化焚烧处理项目、浙江海正药渣污泥处理工程、上海竹园污泥干化焚烧工程、佛山南海污泥干化处理工程及呼和浩特市污泥水热干化处理项目

      来源:中国水网2014-09-10

      aecom亚洲区技术总监总趋势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路径异常明晰,我国则尚在摸索之中杨向平观点: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成熟技术的趋势是:消化是普遍的,填埋是被逐渐禁止的,焚烧是逐渐减少的,而消化技术上的热干化和堆肥是主要的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水网2014-08-27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有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热干化、石灰稳定等。目前在污泥处置方向、技术路线方面,分歧比较大,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尤其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往往还是陷入对单一技术路线的争论。

      来源:天通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2014-08-22

      污泥的热干化可以分为热风及烟气直接干化、蒸汽或导热油间接干化。不同类型的工艺技术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大。...摘要:圆盘干化工艺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节能的污泥热干化技术,对解决污泥围城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污泥圆盘干化项目中产生的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环保措施。

      来源:太原日报2014-08-04

      我国污泥处置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干化焚烧(热干化、低温碳化)等。污泥填埋的成本低,但国家2008年出台了新的垃圾填埋标准,要求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污泥含水率必须达到60%以下,且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

      来源:中国环境产业网2014-07-15

      采用消化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以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由于污泥干化系统的热源来自污泥消化系统,污泥自身热值无法达到全部污泥干化的热平衡,因此只能进行部分的污泥干化,污泥干化系统采用奥地利安德里茨公司的流化床污泥热干化技术

      来源:中国环境产业网2014-07-14

      60%,在运往污泥处理厂进行热干化是更为经济性的方式。...一般污泥经过浓缩后,含水率降至97%左右,还需进一步机械脱水和热干化以脱出吸附水和毛细水;根据外运污泥是否脱水至60%左右还可分为就地和非就地深度脱水模式两种模式,通过比较两者投资和运行成本,我们认为先行在厂区就地脱水至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刘喆2014-04-29

      去向二:经过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脱水和热干化一系列处理后,污泥处理产物与原污泥相比,无论是数量上、外观上,还是性状上、成分组成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2013-11-12

      在具体技术路线上,建议优先选择污泥消化,也可以考虑生物干化、热干化工艺,在一定阶段内可发展一些和热电、水泥、建材开展的协同处置,但这只是短期行为,长期行为应该还在污泥消化这个体系中。...所以,国外污泥处理处置中,消化是普遍的,填埋正被逐渐禁止,焚烧在逐渐减少,而在消化技术上,热干化和堆肥是主要技术路线。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2009年,我国污泥填埋比例约为52%,其他的不足3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