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07-28
第十二条黄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应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运动与调控、防沙治沙、泥沙综合利用、河流动力与河床
来源:中煤集团2023-07-27
李理对中煤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鄂尔多斯防沙治沙工作,表示鄂尔多斯已经制定了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实施方案,希望中煤集团积极参与,共同打好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综合防治攻坚战。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7-25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系统观念和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高质量开展沙漠生态修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升新能源基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来源:内蒙古能源集团2023-07-25
来源:青海省能源局2023-07-12
在满足工程消防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对于适宜种植林草植被的区域,将种植林草植被资金纳入项目建设成本,与建设项目同步完成相关保护措施;对于建设范围不适宜种植林草植被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应加强工程固沙等防沙治沙措施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2023-07-12
来源:中国华电2023-07-07
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深入推动新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崭新篇章贡献中国华电力量。
来源:兴安林草2023-06-29
草原碳汇交易既能增加草原养护“绿色收入”,又为防沙治沙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增汇、助力碳中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来源:隆基2023-06-27
干旱区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王彦奎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同步保障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油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格局下的新主题,是风光大基地创新发展的要义所在。...)论坛嘉宾现场演讲(干旱区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王彦奎)风光大基地创新发展 市场是核心 政策是关键开展风光大基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沙漠、戈壁、荒滩综合利用
来源:新华社2023-06-09
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绿进沙退”的好势头,分类施策、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地区规模化防沙治沙,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综合效益。
来源:新华社2023-06-08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2023-06-05
实施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水源涵养、防沙治沙等项目。支持边境县城强化信息化戎边、优化配套公共服务布局,增强守边固边能力。
来源:中国环境2023-04-26
因此,大部分光伏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了生态修复措施,包括铺设沙障、建立防护林体系、种树种草等措施,推动实现防沙治沙。孙涛介绍了青海省海南州治沙和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治沙案例。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4-12
对此,胡培兴表示,“我们将携手社会各有关方面,以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为指导,以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实现新能源产业与生态产业融合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03-06
为此,国家电投在率先推行光伏治沙、光伏+生态修复等技术基础上,首创提出产业化、绿色化、效益化的“沙源地生态治理+绿色能源生态产业”可持续防沙治沙模式,积极探索一条能源与生态治理创新、融合发展的道路。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3-02-28
加快塔里木河流域、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绿洲退化防护林保护修复、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实施艾比湖湿地、阿勒泰科克苏湿地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推动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2-28
累计造林3700多万亩、种草1.2亿多亩、防沙治沙5400多万亩、均居全国第一,创建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防范。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01-19
十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
来源:国新办2023-01-19
来源:国新网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