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汇”相关结果4112
      碳中和背景下 绿色金融业务最全解析!

      来源:涛动宏观2021-09-22

      3、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指净零排放(排放规模=吸收规模),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从而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节能减排 低碳未来——第四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19

      梁希认为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有五种:一是由高炉—转炉法转向电弧炉冶炼法;二是在冶炼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三是提升生产配套设施绿色水平;四是购买“森林碳汇”;五是针对钢铁生产特点开发应用 ccus 技术

      能耗双控将对水泥行业带来持续影响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9-18

      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抓好交通和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等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但仍有一些工作需要持续深入推进

      黄土高原上的“阳光银行”:板上“种”电,板下种田

      来源:隆基清洁能源2021-09-18

      通过探索以“农光互补”为代表的“光伏+”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发电双丰收,还有效地增加了土地综合利用率,修复局部生态环境、实现碳汇,为乡村振兴精准“充电”。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18

      “碳惠通”平台是指构建以“碳惠通”为品牌,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即:通过开发重庆市行政区域内自愿减排项目(林业碳汇、垃圾焚烧、可再生能源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进入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十条 “碳惠通”项目包括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森林碳汇、农林领域的甲烷减少及利用,垃圾填埋处理及污水处理等方式的甲烷利用等项目,以及根据“十四五”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际

      重庆印发《“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09-18

      第十条 “碳惠通”项目包括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森林碳汇、农林领域的甲烷减少及利用,垃圾填埋处理及污水处理等方式的甲烷利用等项目,以及根据“十四五”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际

      来源:《当代金融家》2021-09-18

      对于碳捕获和碳汇,也需要给出相关参数,明确市场的配额余量及配额增量,推动实现碳交易价格合理、稳定、可预期的目标。其次,要充分重视碳减排中占比较大的行业并进行合理规划。...此外,还需要确定森林碳汇参数,明确不同的森林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其中涉及的树种、密度等问题,还需要相关方面的技术创新。要加大对上述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为社会资本投资绿色科技提供重要的回报率预期。

      来源:能源基金会2021-09-17

      我们归纳出六个关键领域会对此发力:一是应对可持续的需求,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二是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深度减碳,尤其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三是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四是非电力低碳能源的转换;五是负排放,包括ccus、碳汇

      华南植物园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岭南科苑2021-09-16

      为了满足我国未来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和应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目前急需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森林在陆地各类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最大,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关注的焦点。

      来源:宏春观察2021-09-16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9-15

      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为目标导向,提升产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化水平和生态系统碳汇水平

      内蒙古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强化CCUS技术研发 强调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09-15

      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可持续草地经营管理、生物固碳增汇技术研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碳中和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09-15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设立绿色发展引导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参与探索森林碳汇、海洋碳汇补偿激励机制。

      来源:半岛全媒体2021-09-14

      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四川发布全国首份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附清单)!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9-14

      碳中和产品看,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1990.8吨、成都市“碳惠天府”核证减排量1897.9吨,预计林业碳汇928.0吨,国家碳信用为主、地方碳信用为辅的碳抵消产品供给格局基本形成。

      来源:经济学家圈2021-09-14

      再比如,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而碳汇可以中和碳排放。

      来源:宏春观察2021-09-14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9-14

      仇保兴坦言,不同的城市在制造业领域千差万别,但在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这四个领域的差异性是不太大的。...在仇保兴看来,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需要城市重新制定减碳模式,可将复杂的城市分为五个模块,即碳汇与农业农村、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与市政,以及工业制造业。

      来源:天然气交易信息中心2021-09-14

      溢价体现了碳中和lng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价值,不论是利用低碳技术减少上游生产中的碳排放,还是购买碳汇抵消,碳中和费用都会反映到贸易价格。...“碳中和lng”是指在lng上游开采、处理、液化、运输、再气化以及最终使用中排放的co2以生态碳汇、可再生能源发电、碳捕捉等方式抵消,从而实现lng价值链的零碳排。

      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即将发布 地区低碳发展能力或将迎全新考量

      来源:中国网科技2021-09-13

      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旨在系统评估各地区推进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工作部署情况,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潜力、能源结构转型重点、绿色技术及碳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