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源荷互动”相关结果396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3-23

      坚持全系统优化,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调动需求侧响应资源,积极推广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可中断负荷、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参与电力市场,促进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7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仅考虑利用电源侧、电网侧的调节资源已难以满足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需求,亟须释放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源荷互动”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随着“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综合能源、车网互动、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用能方式蓬勃发展,需求侧多种能源体系间耦合程度加大。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6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仅考虑利用电源侧、电网侧的调节资源已难以满足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需求,亟须释放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源荷互动”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随着“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综合能源、车网互动、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用能方式蓬勃发展,需求侧多种能源体系间耦合程度加大。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6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仅考虑利用电源侧、电网侧的调节资源已难以满足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需求,亟须释放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源荷互动”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随着“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综合能源、车网互动、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用能方式蓬勃发展,需求侧多种能源体系间耦合程度加大。

      港华解码2022年综合智慧能源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来源: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2022-03-03

      趋势六:源荷互动、产消统一,负荷中心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速了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多元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同时将推动灵活、可自发自用、就近消纳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以及源网荷储的深度融合

      一文解读“源网荷储一体化”

      来源:绿电来2022-03-03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从而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路径

      来源:电联新媒2022-02-22

      电力可以从远方来、也可以从身边来,服务的价格可以谈判、砍价,用户资源的调用甚至可以挣钱……因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技术特性造就的发、输、用紧密关联、融为一体的电力工业,终于意识到了电力用户“负担”之外也有价值,“源荷互动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2-09

      在杨福源看来,氢能的未来需要坚持需求牵引、源荷互动、分布推进、协同创新等原则,需求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09

      近年来,受电源、用户两端挤压,处于中间环节的电网加速向源、网、荷协同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源荷互动”。这无疑需要提升配电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供电保障能力和普遍服务能力。...行业观察人士王康表示,电网建设投资主要方向是补齐两头短板:一是以特高压直流为主的跨区跨省输电,以解决新能源大基地送出问题;二是加强配电网建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电动汽车接入以及需求响应要求,提升“源荷互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1-25

      项目共设置5个课题,重点研究新能源作为发展主体背景下的源荷互动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出典型的源荷互动示范方案;开展构网型储能、直流汇集组网、电碳协同管理、园区型综合能源规划运行等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及应用落地工作

      来源:能研慧道2022-01-20

      从用能效率提升的角度来说,能源的就近生产和利用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也是最有利于实现“源荷互动”、体现负荷侧灵活性价值的方式。...未来,分布式新能源电源将成为源侧重要的增量来源——除了自身的发展潜力外,分布式新能源更能有效适应源网荷储的互动需求,这也将成为其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推力;同时,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有效互动,将会极大地助推目前电力系统平衡方式的衍化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1-06

      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1-06

      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1-06

      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1-05

      有必要研究运用配电智能网关、智能台区等新型装备,强化数据采集及边缘计算能力,结合新能源出力、多元用户负荷的波动性和空间性,以配变群体刻画与遴选方法,研判配变负荷分布,支撑配电网各场景业务的预测分析、指挥决策,激发源荷互动活力

      来源:隆基股份2021-12-31

      并网后,项目将推动实现“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不断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30

      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能够深入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化学储能规模化应用、客户侧大规模灵活资源互动响应,实现电网调控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29

      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能够深入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化学储能规模化应用、客户侧大规模灵活资源互动响应,实现电网调控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29

      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能够深入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化学储能规模化应用、客户侧大规模灵活资源互动响应,实现电网调控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29

      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能够深入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化学储能规模化应用、客户侧大规模灵活资源互动响应,实现电网调控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