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11-0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碳达峰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
二、高质量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中明确了碳达峰试点建设的重点建设任务,并在编制指南中详细列明了碳达峰试点工作的建设要点。一是聚焦关键领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以下简称《方案》),安排部署国家碳达峰试点工作,明确了开展国家碳达峰试点的工作要求。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11-07
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11-06
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一图读懂 |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11-06
〕23号)有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激发地方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进试点任务
〔2021〕23号)有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来源:鹰潭人大2023-11-01
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碳达峰试点示范建设,定期调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督促检查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来源:武宁县人民政府2023-10-16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九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制定本方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绿色宜居低碳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智慧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协调共生、绿色低碳社会创建、碳达峰试点示范等十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专项行动,加快形成节约循环和绿色高效的能源体系
来源:湘乡市人民政府2023-10-09
此外,要开展碳达峰试点示范,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推动风力、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实际,推进翻江、壶天(二期)、棋梓、白鹭等4个风电项目。...湘乡市人民政府2023年8月17日湘乡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省、湘潭市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3-10-08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碳达峰工作,制定本方案。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3-10-07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市场助力碳达峰行动、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市场助力碳达峰行动、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8-22
,加快智慧能源系统构建,开展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创建工作,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特色政策体系。...区域科学统筹、梯次达峰,根据“一核三区、多点支撑”功能定位,以小区为单元,因“产”制宜、取长补短、分类施策,主动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各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多样低碳、近零碳、零碳发展模式。
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8-08
区域科学统筹、梯次达峰,根据“一核三区、多点支撑”功能定位,以小区为单元,因“产”制宜、取长补短、分类施策,主动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各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多样低碳、近零碳、零碳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