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近零排放”相关结果1948

      来源:能源杂志2021-10-26

      三是电力行业能源燃烧碳排放持续下降,助力碳减排目标实现。2030年后,能源燃烧碳排放加速下降,2060年考虑lulucf(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后全行业温室气体基本实现近零排放,能够实现碳中和目标。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10-22

      未来持续朝着高效、节能、节水和低排放/零排放方向发展。预计到 2030 年,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等先进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将有望使燃煤发电实现近零排放,从而显著降低煤炭全产业链的环境影响。

      国内首个短流程全兰炭废水处理项目开工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10-19

      这是国内首个短流程全兰炭废水处理项目,由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主体设备采用天津市创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组合新技术将使兰炭废水实现近零排放标准。

      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气候变化特别代表尼克·布里奇:气侯变化已从一个次要问题变成一个全球优先事项

      来源:能见APP2021-10-17

      大家都知道风能可以给数百万的人提供清洁电力,英国的海上风电将会成为我们努力实现近零排放目标的首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话我们在本世纪中叶才能实现近排放,各个国家加快淘汰煤电、停止森林砍伐,加速向电动的交通工具转变,鼓励对可再生能源投资。

      来源:西安新闻网2021-10-09

      六院所属11所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建立合作关系,围绕锅炉动力系统、废水近零排放、工业废盐处置中心、apc先进控制系统、液态阳光排放工程等技术的合作开发及应用。

      来源:中国网2021-10-02

      是不是发展了这些就可以实现零排放或者近零排放?通过iea(国际能源组织)的研究,以及近期我们国内的包括清华大学和很多智库的研究,应该说还是不够的。...iea认为全球要实现近零排放或者碳中和,ccus(碳捕捉利用封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要占到15%-30%。

      航天源动力亮相第十三届珠海航展 现场签约重大项目30亿元

      来源: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2021-09-30

      其中,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签订合同20亿元,围绕锅炉动力系统、废水近零排放、工业废盐处置中心、apc先进控制系统、液态阳光排放工程等技术开展合作开发及应用;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10亿元,围绕铜箔生产设备核心装备及技术支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9-29

      据悉,该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本期扩建2×1000兆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具有高效、低耗、近零排放等特点,属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计划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

      来源:中国环境2021-09-27

      四是近零排放建筑关键技术。五是绿色低碳交通关键技术。六是现代农业与粮食减碳关键技术。七是工业行业碳工艺变革关键技术。八是气候观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九是生态固碳增汇关键工程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锦界能源15万吨/年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顺利投运,为我国燃煤电站实现“近零排放”提供技术支撑。...“低碳发展不代表未来煤炭行业就没有了,而是要在严控增长和逐渐降低消费量的同时,通过技术低碳化实现产业低碳化,按照‘低碳化转型+高技术升级+需求决定的适度规模’思路,努力实现用煤但少碳、甚至不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其次是控制煤电,实现电力系统的近零排放。...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其次是控制煤电,实现电力系统的近零排放。...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2021-09-22

      ”“近零排放”,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近3年来,园区总投资约42亿元,是前20年投资总额的4倍,5371亩的园区已成为集固废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产业聚集、环保宣教等功能于一身,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1-09-13

      目前在建的张家口至北京可再生能源120万千瓦的供热项目已基本投产,能够为2022年冬奥会以及下一阶段举办的测试赛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确保将其办成一届排放近零排放的国际赛事。

      来源:风芒能源2021-09-13

      目前在建的张家口至北京可再生能源120万千瓦的供热项目已基本投产,能够为2022年冬奥会以及下一阶段举办的测试赛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确保将其办成一届排放近零排放的国际赛事。

      来源:中国绿发会2021-09-10

      关键是排放,怎么达到近零排放,因此碳捕集很重要。现在全球co2捕集的主要方法是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膜分离法)。...但是我觉得碳中和应以技术为王,要发展碳中和技术,包括少碳技术、用碳技术,以及攻克一些排放的能源的一些新技术,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这里面就包括ccus和近排放排放的新能源和能源。

      2016-2021年我国固废(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2021-09-08

      一、工业固废——2016年12月,工信部出台《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推进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的应用;鼓励合理利用劣质原料和工业固废,推进生产环节固废“近零排放”;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当“双碳”遇上服务贸易

      来源:北京商报2021-09-08

      全球能源转型的路径大体上是一致的,首先减少煤炭的消费量,其次是控制煤电,实现电力系统的近零排放。...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目前已经纳入发展行业2162家重点排放单位,总共覆盖了4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全球配额覆盖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9-08

      实现脱碳难度较大,且电力部门是最容易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碳减排重点部门,因此,在工业部门(除电力、建材)、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减排进展将滞后于全国“碳中和”整体进度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应争取2050年之前实现近零排放...煤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两者之间不应是“鱼死网破”的和博弈,而是协同向好的协作关系。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1-09-07

      我们要尽快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近零排放,我们期待和中国进一步合作,来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北极星氢能网整理自山西日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