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特点,长期以来,煤电在电力供给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在“去煤化”的大背景下,面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如何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存量规模庞大的煤电转型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ID:CEO_ER 作者:袁家海)
“十三五”期间,在促进煤电有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之下,电力行业煤电装机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日趋严峻,中国煤电发展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
需严控煤电装机和发电量峰值
2020年电力部门(含供热)碳排放约为44.5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43.6%,其中煤电的碳排放量约为40.3亿吨。相比其他碳排放重点部门,电力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部门,其中煤电部门碳排放及早达峰并控制峰值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
实现煤电部门碳排放及早达峰的首要目标则是控制煤电装机和发电量峰值,使得新增电力需求全部由新能源发电量满足。
未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领跑装机发展。据预测2025、2030年风光总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9.5亿~11.3亿千瓦、14.1亿~18.5亿千瓦(远超过国家规划目标12亿千瓦);如果充分挖掘水电、核电、气电等大型可控型电源后,常规煤电容量为12亿千瓦(其中常规煤电11.5亿千瓦,战略备用5000万千瓦)、利用小时数在4100小时左右合理范围内即可满足2025年预计的9.6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时,储能商业化部署和需求响应快速发展,使得新增尖峰保障能力将足以支撑“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最大负荷增量3.3亿~3.6亿千瓦、3.2亿~4亿千瓦的最大用电负荷增量。
“双碳”目标下,虽然近中期煤电在电力供给侧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弱化,为满足电力和热力需求,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仍将大概率保持增长趋势。
目前煤电计划机组(包括在建、停建、缓建等)规模高达3.57亿千瓦,如果“十四五”期间全部投产,那么2025年煤电装机容量将接近14亿千瓦,2030年仍将超过13亿千瓦。
在电力电量需求不过度依赖煤电新增支撑的情况下,为避免重蹈“十三五”期间煤电过剩的覆辙,常规煤电峰值容量应控制在11.5亿~12亿千瓦以内。由此燃煤发电量和碳排放峰值预计出现在2025年左右,发电量不超过5万亿千瓦时,电力部门(含供热)碳排放峰值在47亿吨以内。
在控制煤电发电量增量的同时,通过优化煤电存量节能提效对电力部门及早碳达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继续深挖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潜力。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仍有1.3亿千瓦煤电机组尚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以30万千瓦以下热电机组为主,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10万千瓦级以上热电机组成为下一阶段超低排放改造的重点。
二是优化装机技术结构。严控煤电新增,针对有诉求的地区,通过“上大压小”的方式实现大容量高参数煤电机组对落后煤电产能的替代,进而优化煤电布局,提升煤电整体能效水平。
三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煤电以合理序位调度发电来降低能耗。随着技术层面减排空间逐渐见底,在未来电力市场中,高参数、低能耗的煤电机组具有成本优势优先发电,低参数、高能耗的机组发电相应减少,从而降低煤电整体发电煤耗。
四是积极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运行灵活性虽然会小幅提升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但为系统提供的灵活性服务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以煤电掺烧生物质为代表的燃料灵活性在提升煤电经济性和减排效果方面均有较好的潜力。
五是由于高参数大机组在供热效率和煤耗方面都优于小机组,北方地区对于老旧落后、主要承担供热任务的20万千瓦以下热电联产机组应加速退出,其供热任务由周边可辐射范围内的大型供热机组替代,或者适当新建背压式供热机组。
“新旧”能源需协同发展
由于除电力部门外的其他部门的减排潜力和森林碳汇资源有限,实现脱碳难度较大,且电力部门是最容易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碳减排重点部门,因此,在工业部门(除电力、建材)、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减排进展将滞后于全国“碳中和”整体进度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应争取2050年之前实现近零排放,2060年实现负碳,为全社会减排目标争取空间和时间。
这就使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加快新能源替代煤电主导地位的脚步,另一方面则是煤电清洁低碳利用和有序退出。
煤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两者之间不应是“鱼死网破”的零和博弈,而是协同向好的协作关系。
中央要求的“不立不破”体现在电力行业,也要求煤电与新能源不能是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电力系统的复杂物理特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协同,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同时实现有序的从高碳到低碳、零碳的转型。煤电转型为可再生能源让渡发电空间,可再生能源则需要配套灵活性资源作为支撑,引导存量煤电逐步转向辅助服务市场。
首先,煤电转型发展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把握转型时机。“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不断提升,煤电发电量存量将被不断替代。这使得煤电需要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同时主动调整自身定位,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拓展电力和电量空间,并主动降低稳定最小出力水平、缩短启停时间和提高爬坡速率,逐渐转变为提供电力调节服务的单一功能型电源,直至成为非常规的战略备用机组。
其次,因地制宜设计煤电与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由于中国区域资源与负荷不匹配,区域电力供需矛盾较大。应在大力挖掘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的同时配套储能和需求响应发展,充分利用气电、水电、核电等大型可控型电源的资源配置。根据本地负荷和外送电特点,切实制定煤电灵活性改造、封存、退出路径,使煤电逐步退出电力供给中的基荷地位,转向灵活性支撑。
再次,及早部署电力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净零排放可以通过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也可以通过应用低碳技术削减碳排放。
低碳技术能够在不大幅度改变现有能源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稳定的减排。但单纯依靠CCS和CCUS改造技术,并不能完全实现电力系统脱碳,更不能提供负碳贡献,而且能效惩罚和减排成本较高。煤电掺烧生物质(BECCS改造)提升煤电经济效益,是未来保留一定规模煤电和实现电力系统负碳的最优选项。
虽然低碳技术的减排效果显著,但由于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推广,而且地理位置的限制也给规模化封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为有效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应集中精力推动技术改造与创新,“十四五”期间推进CCS改造试点,“十五五”后实现规模化,加强低碳技术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低碳技术的发展空间。
最后,市场机制创新保障可再生能源、灵活性资源发展和引导煤电转型退出。需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资源充裕度和灵活性资源保障机制创新完善,正向引导储能、需求响应资源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避免灵活性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发生。
此外,设计面向高比例可再生电力市场的顶层机制,在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后,设置电价改革机制,从电力市场化改革角度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调整,助力煤电退出。一方面,建立包含发电量、辅助服务等服务在内的煤电角色评估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可再生能源和灵活性资源向健康方向发展,引入更高效的灵活性辅助服务产品,保证煤电向辅助服务转型补偿。另一方面,强化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充分发挥现货市场竞价规则的作用,通过碳价传导改变电力市场中的煤电竞争力,从而倒逼低效煤电机组淘汰。
“十四五”电力控排新举措
在一系列控排措施的驱动下,电力生产低碳化不断推进,“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推动煤电绿色转型,除了继续落实和完善已有的各项工作,还需要在新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
第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内涵是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高比例新能源提供清洁低碳廉价的电量,要求大规模灵活电力资源的调节服务来平抑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发展低成本新能源与配置充足灵活电力资源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体两面”。应当加强系统灵活调节资源建设来提升系统消纳能力,需要煤电定位及时调整,通过灵活性改造向辅助服务转型。
第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抽蓄和新型储能加快部署。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应在灵活性资源越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抽蓄和新型储能以补足短时尖峰保障能力欠缺的短板。《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抽水蓄能到203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加快新型储能发展,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规模翻十倍达到3000万千瓦,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提供容量支撑和调峰能力,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这也就表明,在继续依靠煤电保障灵活性和尖峰负荷的同时,应及早布局储能、新型储能等多元灵活性资源,避免中长期碳目标约束下对煤电的过度依赖。
不过,也需要注意避免运动式“减碳”。在“碳达峰”的各项措施中,要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此举措将保证电力安全和“双碳”目标画出的新高度线,体现了煤电转型需要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与长期”等多重关系。这意味着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十四五”期间煤电在装机上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在此基础上还是要严格控制燃煤发电,推动燃煤机组由电量型向电力型转型。
(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消息,中煤(平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杜兴源,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中煤旗下中煤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建(601868)旗下中国电力工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招标类型:工程总承包招标(电子招投标)中标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价:342496.0000万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在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完成三年试运行,成功投入电厂应用,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建成了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无燃油电厂。与传统常规油枪点火相比,该项目开发出了用于提升高水分褐煤机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征求《重庆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提到,在已常态开展的连续调电试运行基础上,拟于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本次试运行期间开展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和现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记者14日从甘肃省政府获悉,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金河煤矿13日发生的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截至目前已有5人遇难,9人受伤。据了解,13日9时19分许,金河煤矿一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突发二氧化碳突出,造成14人涉险。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事故当场造成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要求,坚持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厂网协同、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实施“三改联动”基础上,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以新一代煤电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文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所有部门和机构终止所有针对煤炭行业的歧视性政策。据悉,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煤炭行业多年来“被环保极端分子、疯子、激进分子和暴徒所控制”,这使得其他国家得以通过开设更多燃煤电厂取得更大经济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推动燃煤热电企业关停。加快优化集中供热结构。2025年热电机组采暖季热电比平均保持在110%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河南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申报类型包括实施煤电机组宽负荷高效改造、快速爬坡能力提升改造等,主要包括煤电机组锅炉升参数改造,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机改造,控制监测系统改造,换热器、水泵、风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在绿色电力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亟待通过电网优化、价格机制改革以及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周小川指出,中国的风电和光电装机规模增长迅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也逐渐凸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数据,2024年四川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963小时,同比增长31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5小时,继2023年后再次位居全国第一位。利用小时数是衡量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核心指标。据了解,水电是四川的主力电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占比超过70%;煤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09号)等有关精神,结合吉林省实际,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结合不同月份新能源发电特性,通过精细化划分用电时段、差异化设置电价水平,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系统削峰填谷,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调
随着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对多年期绿电交易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多年期绿电交易在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在稳定用电预期、保障发电收益、激励源荷互动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三峡安怀一体化光热电站内,光伏板呈矩阵式排列,远处排排风机
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的公告。细则明确,按照“照付不议、偏差结算”原则进行结算,其中,绿电优先结算。非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偏差电量不分时段结算。电网企业于次月3日前,将当月省调直调电厂、西南网调直调电厂上网电量(含调试电量等)推送至四川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2025年4月15日,东润数字能源旗下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润数字能源”)与中网联合(北京)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网联合”)在北京建工发展大厦成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打造以功率预测、调度控制、价格预测、交易策略等为核心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