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网能源”相关结果3003
      业内专家:以品牌建设引领<mark>能源</mark>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510中国品牌日·<mark>能源</mark>产业品牌宣传周”在京启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08

      首届能源品牌宣传周由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四川省能源协会、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副主任马家斌,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李伟阳,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中国标准研究院资源环境分院院长林翎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

      来源:丰矿煤炭物流2023-05-08

      不过,据国网能源研究院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研讨会发出的最新预判,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或偏高,能源保供形势依然严峻,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3-05-05

      4月25日,国网天津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完成的天津市2023年电力市场供需分析预测(春季)研究成果顺利通过华北分部及国网能源院评审,并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下一步,国网天津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将针对大数据中心、5g发展、电动汽车以及煤改电等对电力供需带来的影响开展专题分析,深入分析供需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精准把握供需形势变化,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公司经营发展

      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勘察设计中标结果公布!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5-05

      4月28日,国神公司大南湖电厂国网能源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勘查设计服务中标结果公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868万元。...据悉,国网能源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场址位于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西侧紧邻中煤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以下简称“中煤项目”

      来源:中国电力2023-05-04

      专家介绍朱瑞,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中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电网形态研究、农村能源发展研究、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等研究工作。...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国网能源院智库运营分析小组成员王龙丰、张佳颖、朱瑞、刘键烨、程佳旭、冯君淑,共同开设了“国际智库跟踪”栏目,旨在分享能源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持续跟踪世界能源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介绍,在生产力方面,电源结构、调节电源、电网形态都在发生变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强调,“双碳”目标下,电力结构将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在此过程中,电力系统的整体形态、组织方式、交易方式都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关键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十分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郑海峰表示,今年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紧张,其他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偏紧或基本平衡。...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表示,预计今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8.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0.8%,火电比重将首次低于50%。

      据预测今年最大负荷或达13.7亿千瓦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28

      4月26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3年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3》的研究报告,国家气候中心在会上发布《2022 年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2023 年夏季气候预测》研究报告。

      全年用电突破9万亿度 供需偏紧、局部缺电难题待解

      来源:能源新媒2023-04-27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在会长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是受到了极端天气频发和新能源顶峰能力不足的影响。...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800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了12.1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新增发电装机速度。

      <mark>能源</mark>电力发展要与“不确定性”共存共生

      来源:中国电力2023-04-27

      专家介绍 孙艺新,国网能源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能源数字经济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能源大数据分析及相关研究咨询、能源区块链、能源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研究工作。

      来源:电联新媒2023-04-26

      国网能源能源规划所碳中和研究室主任闫晓卿对《意见》进行了解读,《意见》旨在全方位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26

      国网能源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表示,电力是上升达峰期最主要的碳排放部门,预计2030年左右进入峰值平台期。...●“先慢后快”经济性更优国网能源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中国特色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道路》报告显示,电力系统碳达峰以后,经历碳排放峰值平台期的减排路径技术经济性更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24

      国网能源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张富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高渗透率的情况下,增加日调节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提升效用将逐渐减弱,新能源利用率将随储能规模增加而趋于“饱和”。

      来源:中国电力2023-04-24

      专家介绍张佳颖,国网能源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中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司经济活动分析、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等研究工作。...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国网能源院智库运营分析小组成员王龙丰、张佳颖、朱瑞、刘键烨、程佳旭、冯君淑,共同开设了“国际智库跟踪”栏目,旨在分享能源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持续跟踪世界能源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24

      国网能源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张富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高渗透率的情况下,增加日调节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提升效用将逐渐减弱,新能源利用率将随储能规模增加而趋于“饱和”。

      <mark>能源</mark>体系向“新”行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3-04-24

      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丽萍表示,需要在市场机制及系统运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变革,进一步细化电力市场产品,以体现各类技术或市场主体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及可靠供应方面的贡献与价值。...(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作者:王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能见2023-04-23

      围绕上述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正大集团工业企业、恒安储能、能见科技等参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对未来市场规模、储能项目优势区域、行业安全问题等进行探讨。...本次交流会由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所所长马莉主持,电力改革室室主任张凡进行《中国电力市场现状及储能参与情况》的报告分享。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机制越发完善。

      来源:中国电力2023-04-20

      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国网能源院智库运营分析小组成员王龙丰、张佳颖、朱瑞、刘键烨、程佳旭、冯君淑,共同开设了“国际智库跟踪”栏目,旨在分享能源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持续跟踪世界能源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态势

      来源:能见2023-04-20

      一方面,国网能源研究院原院长张运洲曾表示,当新能源电量的渗透率超过15%,即会引发电源、电网系统成本的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因频繁被调用参与启停调峰,传统煤电机组的经济性及安全性也已经“如履薄冰”。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8

      国网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表示。正是以走出中国特色能源电力“双碳”之路为目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攻关团队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