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家电网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月度同比增速
第二产业用电增长已基本回归正轨,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恢复空间
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0.7%、1.9%、1.4%、6.2%。其中,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较上年分别上升5.0、1.5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用电增速较上年分别下降0.5、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基本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态势较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2月份,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1.9%、7.5%、13.6%、16.5%,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持续维持高位;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内首现两位数增长,恢复态势强劲;居民生活用电量受低温寒潮天气影响,增速创年内新高。
工业用电量增长态势接近恢复至上年水平。2020年,工业用电量388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创年内新高;国家电网经营区工业用电量39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增速维持高位,较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
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较上年上升,多数行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2020年,制造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2.2%,增速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态势良好。31个细分行业中,21个行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其中4个行业增速超过10%,10个行业用电增速较2019年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增速同比升幅较大,分别达到14.3、10.1、8.9、8.1个百分点。12月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工业用电增速3.0个百分点,持续处于高位;31个细分行业中,29个行业用电量正增长,环比11月份增加3个,14个行业增速超过10%,环比11月份增加1个。
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增速较上年上升,各行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2020年,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比上年增长2.4%,增速较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是支撑工业用电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3%、3.6%、3.2%、1.7%,除建材行业用电增速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外,化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用电增速分别较上年上升0.6、0.4、8.1个百分点,均已回归常态化增长。12月份,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1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增速维持高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1.0个百分点,四个细分行业按照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有色金属(12.4%)、化工(8.8%)、黑色金属(8.5%)、建材(8.3%)。
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态势接近恢复至上年水平,多数行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2020年,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3.8%,增速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16.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5%)用电量增速超过10%,金属制品业(-8.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7%)、专用设备制造业(-0.3%)用电量累计增速仍未转正。12月份,装备制造业用电量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速连续5个月超过10%,环比11月份上升3.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6.7个百分点,增长态势强劲。
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较快增长,12月份增速回升加快。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8%,实现较快增长,增速较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增速达26.4%;金融业(-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1%)用电量累计增速仍未转正。12月份,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0%,增速环比11月份上升5.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回升态势进一步加快。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2%)、金融业(1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3%)用电量均保持快速增长,增速环比11月份分别上升8.5、5.1、8.6、3.1、4.7个百分点。
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累计增速仍未转正,12月份增速回升强劲。2020年,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比上年下降1.6%,累计增速仍未转正,反映消费仍有较大恢复空间。其中,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0%)、住宿和餐饮业(-7.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9%)、批发和零售业(-0.1%)用电量仍为负增长。12月份,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4%,年内首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同比、环比分别上升7.3、6.0个百分点,回升态势强劲。除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外,其他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10%,卫生和社会工作(21.8%)、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2%)、房地产业(14.3%)、批发和零售业(14.1%)、住宿和餐饮业(13.8%)用电量增速环比11月份分别上升10.1、8.7、3.9、5.6、7.0个百分点。
居民用电增速超过上年,12月份增速创近33个月新高。2020年,居民生活用电量85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增速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主要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防控措施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带动。其中,城镇、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8%、8.0%,增速分别上升0.4、2.9个百分点。12月份,居民生活用电增速达16.5%,创2018年4月以来新高,主要原因是低温寒潮天气影响下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导致电采暖需求大幅上升,带动居民生活用电高速增长。
国家电网经营区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月度同比增速
西南区域用电量领涨国家电网经营区,其他区域用电增速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分区域看,2020年,西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华中区域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3.8%、2.6%、1.8%、1.7%、1.3%,西南区域用电增速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华中、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区域用电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2.4、1.7、1.7、0.8、0.6个百分点。其中,西北受疫情影响最小,年内用电保持正增长;西南、东北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累计用电增速率先于5月、7月份转正;华中、华东受疫情影响较大,1~2月增速分别降至-13.3%、-15.5%,后续用电稳步复苏,累计增速分别于11月、9月份转正,11月份以来两地当月增速均超过8%。
分省看,202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23个省级电网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其中,四川(8.7%)、甘肃(6.8%)、西藏(6.3%)、新疆(6.0%)、江西(5.9%)、安徽(5.5%)增速超过5%,甘肃、青海、河南等7省增速超过上年水平;4个省级电网用电量负增长,分别为宁夏(-4.2%)、湖北(-3.2%)、北京(-2.3%)、天津(-0.4%)。12月份,除西藏外其他省级电网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四川(19.9%)、新疆(19.9%)等10个省级电网用电量增速超过10%,用电增长态势强劲。
预计2021年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大幅跃升
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取得新成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总体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内需加快恢复、外需相对稳定。考虑基数因素,经济增速将大幅提升,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为14.8%。考虑中东部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上年受疫情影响基数明显偏低等因素,预计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大幅跃升,同比增长约20%。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7月17日,迁西县尹庄乡樊庄村村委的小广场上已是一片忙碌,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尹月民、刘彦东带着工具箱早早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共享扫码用电装置的装表接电工作。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装置显示屏亮起绿色信号,全村首个共享用电点正式“上岗”。樊庄村村委小广场是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2025年5月,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2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5%;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3%;第三产业用电量5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0%;居民生活用电量3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7%。2025年5月,湖北省发电量213.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