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村民家门口”相关结果293

      来源:浙江宁海供电局2010-12-10

      “这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农村用电客户经理驻村联络点,是为了便利广大农村群众打造的。目前,类似这样的“家门口”便民服务点茶院乡已经有15个,基本上实现了“一村一点”。...培训点一般都设在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村委会议室等稍微空旷的场地,条件较为简陋,但教官的精彩讲课仍吸引了不少村民参加听课,而且很多村民都是站着听完讲课,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来源:浙江金华浦江县供电局2010-12-06

      宣传团穿街走巷,深入民间,露天下、明堂里、广场内,上演了一场场电力设施保护警示教育片,把电力设施保护知识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12月2日,在大畈村夏明大队的放映现场,影片中活生生的案例、惨痛的教训和生动的知识讲解不断吸引着周边群众,不少村民端着饭碗前来观看,或倚着柱子,或坐在门槛上,吸收着电力相关知识。

      来源:瑞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010-11-18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韩田村村民就开始从事汽摩配生产加工,当时电力由小水电供应,全村仅有10台公变电压器,约500千伏安。...7月2日下午,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和施工队一起,做好最后的线路施放和搭接工作,真正把电送到用户家门口。面对养殖场负责人的连声感谢,塘下供电所工人说:“没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来源:互联网2009-11-11

      同时,针对农村用电客户的新增用电需求情况,提前做好低压台区、10kv线路的新建和改造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将供电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加大对鱼塘、果园、菜地用电设施的维护,让农民兄弟用电用得放心、用得满意,

      来源:互联网2009-11-09

      现在电力局的电就送到了我们家门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用打米机时,电视、冰箱...“嗡嗡嗡……”11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民乐县闫户村,远远地就听着打米机正发出清脆的响声,循声走进村民老周家,见他正在打玉米面,家里其他人则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看着电视。

      来源:互联网2009-10-27

      故乡与祖国同步发展,现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电视电脑成了村民的最爱。“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部电脑可把世界风云尽收囊中。如今,村民也能够站在家门口,胸揽全世界,他们变得心明眼亮,心胸宽阔。

      来源:互联网2009-10-20

      10月14日,电力工人将通向其家门口的电线全部更换,他真正感受到了电力部门为村民办实事的诚心。   ...同样是点灯,这要是从我们自已腰包里掏钱,得花多少钱来买这么长、这么好、这么粗的电线啊,现在供电局将电线更换到我家门口,今年过年我家肯定比以前更灯火通明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9-06-25

      据了解,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该公司共为4个村安装了移动pos机收费点,近万户偏远山区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缴电费的通畅、便捷。...同时,因为供电所不断采取收取违约金、电话催收电费等举措,反过来又催生了村民对供电所的不满情绪,一度在该村电群关系非常紧张。   

      来源:中国电力2009-02-04

      现在太好了,供电科技人员把电力课堂教学办到街道和田间地头,办到了家门口。”在咨询现场,村民戴晖深有感触地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向村民广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电力法规。 “以前为了赶农活,供电公司办的一些培训班没法参加。

      来源:重庆市电力公司2008-03-28

      三元村村民王彦辉告诉笔者,这次电影送到家门口,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到,还学到了不少电力安全知识,真好!   ...,村民的安全意识也大大增强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2-26

      20日一大早,当张老汉看见一群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电力工人路过家门口时,他好奇到处打听。听说是从温州苍南赶来援助修复电网的,张老汉高兴地笑了。 天刚蒙蒙亮,抢修队副队长陈琦就带领先遣队员上山查勘抢修点。...村民送来一袋鸡蛋 抢修队员小陈告诉记者一件感人的事情。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2007-11-07

      在皮袋湾村半山腰的牧民包吉福家门口,忙碌的电力职工正攀在电线杆上接线入户。...陇南山大沟深,施工人员常常是立十几基电线杆,架设数里线路只为了给山上一两户村民通电。9月底,记者来到陇南成县,跟随施工队伍一起上山,我们艰难行进2个小时后才到达施工点。

      来源:中电新闻网2007-10-23

      村民张效礼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甘肃电力公司!我们白 崖社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祖祖辈辈在油灯下生活,通电照明是乡亲 们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但是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我们,实施的“ 户户通电”工程,把电拉到了家门口,解决了白崖社33户农民的通电困 难,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往日寂静的山村变热闹了,我们看上了 电视,接通了电话,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