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7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18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的电位高,在正常电池使用的电压范围内,锂枝晶在钛酸锂表面上难以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因锂枝晶在电池内部形成短路的可能性。...钛酸锂电池受追捧源于其自身价值钛酸锂电池打破了碳系负极的传统电池技术路线,改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这让它成为同行眼中的另类。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07

      除了通过动力电池轻量化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之外,硅碳负极材料的使用也是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有效方式。2017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较2016年下降幅度较大。...所以沈晞建议企业在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规划上,可以考虑从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入手,在量产产品中应用硅材料(如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等),从而提升电池组的整体能量密度。

      来源:搜狐科技2017-05-26

      纳米硅在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少量纳米硅掺杂来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是目前研发的热点,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可逆容量达到450mah/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12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负极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2*10-8cm2/s),可高倍率充放电。钛酸锂的电势比纯金属锂还高,不易产生锂晶枝,确保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快充锂离子电池在结构上与其他电池类似,区别主要在于对正负极材料选用上的不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5-10

      不同材料、不同容量、不同设计电池循环过程中的电化学或耐滥用行为或许有所差异。根据所用负极材料的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动力电池分为两大类,碳负极体系和钛酸锂负极体系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1

      在正极材料方面,业界纷纷将目标放在了高镍材料上,而负极材料方面,业界普遍认为硅碳负极足以担此大任。国外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量产。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18

      而积极研发生产新型负极材料和技术创新成为了负极材料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硅碳负极将成负极材料企业角逐主战场?...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可为杉杉股份带来较大的边际改善。2、深圳贝特瑞研发全球首款硅碳负极材料贝特瑞凭借在负极材料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其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换个角度看特斯拉市值超福特:电池新<mark>材料</mark>的技术革新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4-06

      利用不同形态的碳材料来复合硅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构成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形成导电性好、附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硅碳负极材料。3.硅碳负极为什么还没实现产业化应用硅碳负极材料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的材料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3-30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的电位高(比金属锂的电位高1.55v),这就导致通常在电解液与碳负极表面上生长的固液层(sei)在钛酸锂表面基本上不形成。...为此银隆正在积极进行高电压电解液和高电压正极材料开发、以及其它新材料体系开发与钛酸锂电池技术进行协同,开发成功后能量密度将得到明显提高。

      来源:新材料产业杂志2017-03-29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的电位高(比金属锂的电位高1.55v),这就导致通常在电解液与碳负极表面上生长的固液层在钛酸锂表面基本上不形成。...自从锂离子电池在1991年产业化以来,电池的负极材料一直是石墨在一统天下。钛酸锂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由于其多项优异的性能而受到重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来源:化学进展2017-03-27

      这些缺点限制了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在车载和智能电网等大型锂离子电池及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因此,寻找比碳负极材料更安全可靠、循环寿命更长的负极材料是发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关键。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3-22

      负极材料方面有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合金材料,其中在合金类的材料里面的硅碳负极材料是研发的热点。

      来源:石墨邦2017-03-22

      当前开发和使用的碳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软碳、硬碳;合金化金属材料主要指 si,sn、bi、al等金属,此类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一般在1000 mah/g以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常见的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有fe2o3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20

      针对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公司未来会重点发展三元正极材料。近期重点发展高镍三元材料电池,中期看重硅碳负极材料电池,远期则是关注新体系的高比能量电池。公司一直坚持三元叠片软包电池的技术路线。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3-15

      最近,他们在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上取得了突破,采用成本更加低廉的无烟煤作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粉碎和一步碳化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储钠性能的碳负极材料。...最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碳基负极材料中具有最高的性价比。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2017-03-08

      在众多报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高度有序的石墨类软碳负极材料储钠容量较低(通常低于100mah/g),而高度无序的硬碳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而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负极材料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06

      另外,公司2009年开发第一代纳米硅碳负极材料,2012年开发第二代硅氧材料和第三代硅薄膜材料,硅薄膜材料属于前沿性的技术,离商业化还有点距离。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2

      湖州创亚湖州创亚硅负极能量密度可以做到1300-1400mah/g,硅碳负极材料可以达到600mah/g。预计,今年上半年进入中试量产。...各负极材料企业在积极推进硅基负极的产业化,一场硅基负极材料的竞逐战正在上演。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0

      碳负极产业化进行时国内前几大负极材料生产厂商陆续对硅碳负极材料进行布局,深圳贝特瑞和江西紫宸已率先推出多款硅碳负极材料产品,上海杉杉正处于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中,星城石墨已将硅碳新型负极材料作为未来产品研发方向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0

      201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李云明、研究员胡勇胜等在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上取得了突破,采用成本更加低廉的无烟煤作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粉碎和一步碳化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储钠性能的碳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