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防洪减灾”相关结果380

      来源:中国水利网2014-01-07

      一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切实增强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抗旱减灾能力、台风灾害防御能力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2014-01-07

      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针对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要着眼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构建防控结合、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抓好《全国抗旱规划》实施,加强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加强雨水集蓄利用等

      来源:新华社2014-01-06

      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和水资源配置体系尚不完善,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对水利提出新要求。今年要在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好大动脉。...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黄河古贤等控制性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实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工程建设,强化重要蓄滞洪区、重要海堤建设。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3-11-0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根据多年从事水利水电和防洪减灾领域分析与管理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与自然的大生态命题:水资源开发实质上是为了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去构建一个自然界本身已经无力提供的新的平衡

      来源:浙江无锡水力发电厂2013-10-29

      年企业加入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电集团以来,优化水库调度和运行,成功抵御了4560立方米/秒的超10年一遇标准特大洪峰,保证了黄坛口、湖南镇两座大坝安全,为乌溪江下游工农业生产和群众安居乐业筑起了一道坚强的防洪减灾屏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2013-10-09

      汪洋实地考察了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所、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实验室,详细了解洪水管理与影响评价、防洪抗旱决策支持技术、水利信息化、水利数据采集管理等研究情况,与水利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水利科研成果展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9-27

      他们认为,政府和社会各层面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科学素养引导,政策制定和执行应该还原水电开发具有的发电与防洪、航运、水产、环保的综合作用,而非仅强调其中一点。更多详情难解的小南海水电站重事实还是重舆论炒作?...更多详情政策张力应还原水电开发综合功效近日,在2013年全国科普日之际,记者就我国河流地质灾害以及水库大坝建设减灾消能、水力发电涵养生态等话题采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王兆印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

      来源:红网2013-09-22

      它的建成,必将极大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强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必将有力推动永乐江综合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项目对完善安仁县城市防洪设施、提高县城抵抗洪水的能力以及发挥其农田灌溉的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永乐江县城段改造成集防洪、灌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湖,形成依山傍水、城中有湖的城市环境特色,展示现代山水县城的风采

      来源:中国网2013-09-22

      县城及小城镇燃气普及率65%的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质达标双目标;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 张雪2013-08-23

      南方传统多雨区频繁出现干旱的变化形势,要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除了依靠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小水库、小水窖、小水池等小型、微型水利工程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可怕的不是水变少,而是留不住水。...针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总、松花江防总科学调度位于第二松花江上游的白山、丰满水库,采取提前预泄等手段,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将上游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削减为一般洪水,有效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来源:云南网2013-07-26

      尤其是中小河流治理率低,防洪减灾体系较为薄弱,农业灌溉渠系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供水保障能力较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等。...全省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为12757.39公里,占河流总长度的24.49%。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从本次普查成果看,我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城市乡村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但水利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3-07-25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所长丁留谦表示,根据常年统计,我国西南和北方地区80%的大洪水都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国防汛的关键期。...目前,我国拥有水库9.8万座,大型756座,中型3900多座,小型9.3万多座,是防洪兴利的重要基础。

      来源:经济日报2013-05-16

      绝大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已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实施266个堤防工程重建,主要江河干流及支流抗洪能力达到10年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对162处大中小型灌区、66座农村水电站进行了恢复重建,受损灌溉面积全部恢复,防洪减灾工程保护耕地面积

      来源:景德镇日报2013-05-13

      项目建设工期33个月,建成后将成为昌江干流的骨干工程和梯级开发中的龙头工程,与下游景德镇城区堤防工程联合运行,将大大提高本区域防洪减灾能力,不仅可使市区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并能有效减轻鄱阳湖昌江尾闾地区的防洪压力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要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河湖和湿地生态水量得到保障,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并有所改善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要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措施。...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河湖湿地生态水量得到保障,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供水安全全面保障,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基本解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要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措施。...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供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并有所改善,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总体实现采补平衡,水土流失有效治理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要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措施。...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