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汶川震后五年 震损水利基础设施如期恢复

2013-05-16 13:20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水利枢纽水电站水利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年后的情景令人振奋:枢纽工程各建筑设施曾遭受不同程度损毁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完成了恢复重建,继续发挥着灌溉、供水等重要作用;岷江河道两岸堤防在遭受严重破坏后,经过重建治理,不仅能够满足防洪安全,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江堰灌区,恢复重建后的干渠达到甚至已经超过了震前水平……

目前,汶川震区规划的2934个水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中,1257座震损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唐家山等114处堰塞湖(坝)得到妥善处置;70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绝大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已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实施266个堤防工程重建,主要江河干流及支流抗洪能力达到10年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对162处大中小型灌区、66座农村水电站进行了恢复重建,受损灌溉面积全部恢复,防洪减灾工程保护耕地面积1712万亩、保护人口2988万人,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87万亩。

据参与灾后水利重建的工作人员回忆,在极重灾县,一个县灾后重建资金的投资最多的有10亿元,重建项目非常多,而且项目常常受到汛期、余震和次生灾害等因素影响。灾后重建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重建不是重复建设,不仅要实现原地起立,还要实现发展起跳”。这样的理念从一开始就被坚持。水利部专家与四川省规划编制工作人员在灾区第一线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保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实施,离不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多而分散、涉及面广,如何区分轻重缓急,做到忙而有序?“优先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产发展、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工程恢复重建”成了决策的标准。优先安排、加快实施溃坝险情和高危险情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加快堰塞湖整治工作和大江大河干流堤防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建设;优先解决农村集镇以及居住较为集中的中心村供水工程恢复重建问题,保障灾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灌区、水土保持等其他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灾后重建工作还离不开迎难而上、乐观奋进的精神。汶川水利灾后重建工作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时限之紧前所未有,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经历最初的余震不断、滚石不断,水利专家和工程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踏勘、连夜会商,后期作业更是需要战胜水流湍急、作业难度大、施工交通道路不畅等困难或危险的考验。正是他们的忘我工作,才有了震损水利基础设施的如期恢复。

震后五年间,震损水库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堰塞湖无一溃塌,无一人因水利工程出险致死,维护了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支撑了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利枢纽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