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结果599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6-06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告诉记者,真正成体系发展、叫得出名字的工业余热供暖项目,北方目前甚至不超过10个。工业余热供暖究竟为何难发热?...仅采暖季4个月,就要用近30亿立方水,相当于蒸发掉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一半多的运水量。如能将余热利用起来,对节水也有成效。谁管、谁建、谁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6-06

      能源结构调整已显著削减大气污染(高端谈访)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编者按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同时,大气污染控制也取得初步成果。

      来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8-06-05

      原铁道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同志宣读了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决定。随后,与会领导向30项获奖工程及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詹天佑荣誉奖杯。

      烟气脱硝势在必行 低温脱硝迎来发展机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6-05

      氮氧化物成大气污染治理重点2月27日上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首次正式提出下一步应加大力度减排氮氧化物。...3月5日,国务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18-06-05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认为,智能发电的概念与特征是以发电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基础,以管控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平台,集成智能传感与执行、智能管控与优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等技术

      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2018-06-05

      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核能具有后发优势,要让我国核能实现从并跑到领跑,必须创新思维,在堆型发展和严重事故反应、耐事故核燃料、核电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提前布局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18-06-05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认为,智能发电的概念与特征是以发电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基础,以管控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平台,集成智能传感与执行、智能管控与优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等技术

      来源:科工力量2018-06-01

      特高压占地宽度大,不适合穿越人口密集的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指出:远距离输煤比输电更合适,而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越远用特高压输电越合适。平衡点在1800公里至2000公里。...蒙华铁路全称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是我国继大秦铁路、神黄铁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之后新建的又一重载铁路,是中国铁路的又一超级工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分析指出。尚未形成可持续长效机制改造量节节攀升的同时,隐患如影随形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要更好发挥电代煤的效益,仍有多项长效机制亟待完善。首先是用电方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5-31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当科学家是否也是你儿时的梦想?你眼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表示:特高压800kv直流技术是世界首创,国内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面临特高压、大电流下的绝缘物理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系统控制等四大挑战和难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分析指出。尚未形成可持续长效机制改造量节节攀升的同时,隐患如影随形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要更好发挥电代煤的效益,仍有多项长效机制亟待完善。首先是用电方式。

      来源:中国再生金属2018-05-30

      国家发改委资环司副司长马荣、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中国环科院副总工程师乔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原主任齐建国与会。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8-05-30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所言,健康土壤关系着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为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土壤修复步伐,打好组合拳必不可少。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8-05-30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副院长/总工程师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促进欧洲与中国之间水行业商务合作juha s. niemel, 芬兰农业与林业部自然资源司司长,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理事会联合主席水安全

      来源:北方网2018-05-30

      以上这段设想,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余贻鑫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向天津市政府建议建立全国示范智能电网社区的一个蓝图。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智能电网的理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0

      而对于铀矿冶产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表示,我国地质条件特殊,资源潜力虽然很大,但与世界铀矿大国相比,勘探和开发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挑战更多更复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分析指出。尚未形成可持续长效机制改造量节节攀升的同时,隐患如影随形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要更好发挥电代煤的效益,仍有多项长效机制亟待完善。首先是用电方式。

      智慧能源发展一定要“跨界融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0

      就以上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亚洲电动汽车之父的陈清泉在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跨界融合要看到全局您形容我国的智慧能源发展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有哪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30

      就以上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亚洲电动汽车之父的陈清泉在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连接能源和信息中国能源报:您和您的团队提出了智慧能源系统路线图的构想。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8-05-29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院士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行活动中这样表示。...国人应该到三峡工程来看看,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看来,三峡工程作为一个世纪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建造技术、建造管理、建造文化的先进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