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资委2022-07-05
据了解,广州供电局还将全面开展数字配电网建设,实现设备的感知、互联、边缘计算优化和预测,在保障城区居民供电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消纳问题
来源: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2022-06-29
反违章智能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通过对电力施工图像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可对现场违章行为智能感知、即时告警,还可同步将违章信息传送到安监人员手机和后台监控系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6-28
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综合利用5g通信、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将能源网架层的实验装置及系统有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了满足虚拟电厂、光储直柔、有序充电、能源仿真等多业态场景的能源互联网“大科学技术装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6-27
示范项目以先进传感器、低功耗无线通信、云计算、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新一代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为手段,赋能百兆瓦及以上规模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建立光伏电站物联化、数字化、平台化的建设运维标准,打造“高效发电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6-24
平台以各类检验检测业务为基础,实验室资质和质量体系管理“无感化”为保障,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实现了检测任务自动排程、实验室资源智能调度、试验方案智能推荐、试验流程智能引导,
来源:华为2022-06-22
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与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联合创新,华为在云、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共同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促进双方业务快速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6-22
配电智能站房融合了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可监测配电站房内的电气、环境等数据,实现站房内的设备运行状态全感知、在线可巡检、故障可预知。
来源: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06-21
到2025年,力争建设1-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成立2-3个国际、国内产业标准组织,光传输网络、射频天线、超密集异构网络、软件虚拟化、边缘计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四)网络建设全球领先。...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加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其他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合,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深圳市政务应用示范项目。
来源:华为2022-06-20
设计咨询、产品开发、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华为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优势和山东电工市场开拓及产业化能力,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与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联合创新,华为在云、大数据、边缘计算
来源:福建联通2022-06-17
周立松表示,福建联通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两院、两云、一基地、五大实验室”创新能力体系,将以此次战略签约为起点,以更强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全力推动5g技术、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水务信息化建设中落地生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17
根据协议,除了基础业务合作外,双方将在5g+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大应用领域合作进行深度合作,包括:运用5g网络、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协助打造复杂环境下的工业物联网和数据传输网络
来源:远光软件2022-06-16
远光软件一直秉持“科技推动进步,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深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精研软硬一体化整合应用技术,为能源电力、冶金冶炼、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大型集团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软硬一体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06-16
一方面,边缘计算可以为电力应用提供低时延、高可靠、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降低改造成本,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加速边缘计算基础设施部署,构建边缘计算服务平台,赋能电力、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16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可以高速和快捷地处理新型电力系统中庞大的数据体系,推动电力和算力的深度融合,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来源:腾讯云智慧能源2022-06-10
能源连接器首先可依托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综合能源数据汇集、可视、分析和预测,完成碳盘查;其次提供腾讯会议、腾讯千帆、腾讯企点等200多个应用连接工具,助力企业一站式自由搭建能源管理协同平台
来源:工信部2022-06-09
此次汇编的案例覆盖社会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物联网应用领域,包含物联网感知、通信、边缘计算、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
来源:新华网2022-06-08
本届工博会上,微软与合作企业展示了如何在工业物联网中将相关技术用于自动化、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边缘计算、对现实世界进行数字化建模的数字孪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