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建筑”相关结果329

      来源:鹤城晚报2015-05-04

      总结市中级法院审判庭低碳近零碳项目建设经验,争取在两处以上的大型公建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建筑一体化技术,实施低碳和近零碳建筑推广工程。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4-06-19

      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这些字眼随之进入人们的眼帘。本届世界杯比赛中,总共配有12个场馆。其中有3个场馆均配属有光伏发电设施,另有还两个场馆也将很快安装上光伏发电系统。

      来源:OFweek 节能环保网2014-06-11

      零碳排放当前已成为所有关心环境、关注健康的环保人士们的共同理想,它是指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大自然所吸收的碳汇量相等,涉及到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等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链条,与每位社会公民息息相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3-11-15

      新加坡建设局办公大楼是新加坡首座零碳建筑,这使得充分利用自然恩赐的零碳建筑不再只是见诸于学术论文的乌托邦,而是成为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济南日报2013-10-29

      那些自给自足的健康建筑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起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以来,零碳建筑在国内崭露头角,香港零碳天地、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等相继建成开放,甚至北京也有了零碳住宅。

      来源:中华建筑报2012-09-04

      香港首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本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据悉,这片耗资2.4亿港元打造的城市绿洲,包括了一栋集绿色科技于一体的两层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全港首个原生林景区。

      来源:搜狐2012-08-30

      香港首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9月即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主动系统监管,提高能源效益零碳天地强调顺应自然的建筑设计,而在被动建筑设计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辅助、调节室内环境。零碳天地拥有一套智能建筑管理设备。

      来源:中国商业电讯网2011-06-30

      而中国首个低碳社区的样本间———力诺瑞特“零碳馆”,实现了太阳能空调采暖、制冷、照明、生活热水等四位一体的太阳能应用,基本实现排放,更是给未来的零碳建筑带来期待。

      来源:互联网2010-01-20

      根据测评,建筑能耗占城市能耗的40-50%,中国的40%—45%减排承诺是可以从零碳建筑入手的。中国著名企业蒙牛、华为、海尔、联想、长虹等等,不差钱,也不差理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