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园区”相关结果540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6-29

      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持续将工业园区和经济示范区作为推进节能降碳工作的主要阵地,积极探索低碳园区能效服务新模式。2021年,该公司联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推出全省首个“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

      浙江富阳区:鼓励工业厂房、<mark>园区</mark>开展屋顶光伏应用 力争工业新建标准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

      来源:杭州富阳区人民政府2022-06-28

      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和绿色低碳工厂,到2025年建成绿色低碳园区50个、绿色低碳工厂500家。...加快用能结构低碳升级,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鼓励工业厂房、园区开展屋顶光伏应用,力争工业新建标准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工业绿色设计,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

      绿电入苏、光储融合 开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全面智能新时代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6-25

      华为将继续融合ict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储能技术,携手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与“光”同行,助力光伏成为主力能源,共同建设低碳家庭、低碳工厂、低碳园区低碳城市……助力低碳社会走向零碳社会,让绿色电力惠及千行百业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2-06-23

      ,提出“菜单”式、模块化典型方案及案例,助力构建技术集成、模式先进、运行高效、服务便利的绿色低碳园区,是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各类园区率先落地的重要指引和依据。...6月22日,经研院双碳工作办公室支撑公司起草的《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园区工作指引》正式发布,为各单位开展个性化电力“双碳”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导和经验借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20

      鼓励电厂实施热电联供,助力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彭州市、金堂县、大邑县政府)2.加快推进天然气稳产增产。稳定开采平落坝、洛带、灌口、白马庙、邛西等现...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1.加快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型。实施工业节能服务行动,指导生产用电加热工艺提升,推广使用电锅炉、电窑炉、电热釜。

      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2022-06-20

      鼓励电厂实施热电联供,助力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鼓励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生物质能、空气源等开发应用。...详情如下: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建有智能微电网为加分项!浙江《绍兴市绿色<mark>低碳</mark>工厂(<mark>园区</mark>)评价办法》印发

      来源: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06-16

      申报市级绿色低碳园区所需材料:1.绍兴市级绿色低碳园区评价表(附件2);2.绍兴市绿色低碳园区申请报告(按评价表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目录编制说明);3.其他相关附件(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云南:力争到2024年高效电池片产能100GW/年以上 高效组件20GW/年以上

      来源:云南省发改委2022-06-15

      通知指出,力争到2024年,光伏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价值链条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建成一批零碳工厂、低碳园区

      来源:云南省发改委2022-06-15

      力争到2024年,光伏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价值链条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建成一批零碳工厂、低碳园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能源、资源、区位、规模、政策和服务优势为依托,以建设中国光伏之都为目标,以绿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为方向,以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完备、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

      《绍兴市绿色<mark>低碳</mark>工厂(<mark>园区</mark>)评价办法》印发

      来源:绍兴市经信局2022-06-15

      申报市级绿色低碳园区所需材料:1.绍兴市级绿色低碳园区评价表(附件2);2.绍兴市绿色低碳园区申请报告(按评价表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目录编制说明);3.其他相关附件(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山西“十四五”能源规划:5年新增风光储52GW 建设5大能源基地

      来源:光伏們2022-06-06

      (2)忻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统筹忻州朔州新能源资源情况,发挥煤电机组、储能设施及水电调节等优势,实施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综合开发,积极推动传统能源基地向综合绿色能源基地转型;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施低碳园区示范试点...①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负荷中心周边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分布式开发。②重点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合理利用山地丘陵等土地资源,在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

      山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环评报告征求意见【附规划重点整理】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02

      (2)忻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统筹忻州朔州新能源资源情况,发挥煤电机组、储能设施及水电调节等优势,实施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综合开发,积极推动传统能源基地向综合绿色能源基地转型;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施低碳园区示范试点...其中积极推动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主要包括:1.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负荷中心周边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分布式开发。

      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6GW!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02

      (2)忻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统筹忻州朔州新能源资源情况,发挥煤电机组、储能设施及水电调节等优势,实施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综合开发,积极推动传统能源基地向综合绿色能源基地转型;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施低碳园区示范试点...其中积极推动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主要包括:1.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负荷中心周边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分布式开发。

      亿利洁能与国家电投签署沙漠风光氢储化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6-01

      ,用于生产绿氨、绿肥、绿醇,推动库布其低碳园区的建设和转型。...生态环境部联合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沙漠光伏生态数智化产业园以及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种植项目,通过“风光氢储化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实现项目绿电、绿氢消纳,可年制绿氢约9亿标立方米,为亿利洁能两大园区供应绿氢

      来源:亿利集团2022-06-01

      ,用于生产绿氨、绿肥、绿醇,推动库布其低碳园区的建设和转型。...生态环境部联合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沙漠光伏生态数智化产业园以及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种植项目,通过“风光氢储化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实现项目绿电、绿氢消纳,可年制绿氢约9亿标立方米,为亿利洁能两大园区供应绿氢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5-31

      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

      来源:福建省政府2022-05-31

      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二、协同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5-31

      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非化石能源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发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31

      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二、协同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

      数字化加速“零碳“落地! 施耐德“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二季”正式启航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5-11

      当下,“双碳”目标已进入有序推进阶段,基于“低碳园区”、“零碳园区”、“综合能效管理”等发展理念成为落实“双碳”的重要战略方向,与此同时,“立足真实场景”的技术创新与落地成为了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节能减碳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