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相关结果3658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2024-09-11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近日,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顺利中交验收,标志着一期工程由建设阶段转为生产阶段,为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09-11

      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9日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其中包含振动膜高效浓缩与分离装备、高盐废水处理装备、有机废液超临界水氧化装备、百万吨级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备、环保岛型大气污染物治理装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1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电力近日发布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表示,上海电力大力推动火电绿色低碳转型,认真落实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积极探索生物质掺烧、碳捕集利用等技术路径。

      来源:石油Link2024-09-10

      wintershall dea在挪威、阿根廷、德国、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不含 wintershall ag)、埃及和丹麦(不含 ravn)的生产与开发资产及勘探权,以及wintershall dea的碳捕集与封存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09-10

      二、展品范围1、绿色工业类示范展区: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工业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高效变频器与控制器、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输配电设备、工业节能与能效改造解决方案、先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9-09

      申请银行贷款:38031.88万元 , 其他0 万元计划建设起止年限:2025/04至2026/11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绿色甲醇首期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0万吨/年绿色甲醇生产装置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来源:中国华能2024-09-09

      在试运期间,二氧化碳捕集率达95%,再生热耗0.96吉焦/吨二氧化碳,比常规碳捕集技术降低50%以上。...8月31日,中国华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低温吸附法燃煤烟气二氧化碳捕集中试装置(以下简称“coap+装置”)在华能岳阳电厂成功投运,并生产出第一批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产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09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开工8月23日,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在浙江公司宁海电厂正式开工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06

      详情点击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开工8月23日,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在浙江公司宁海电厂正式开工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06

      详情点击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开工8月23日,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在浙江公司宁海电厂正式开工建设。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2024-09-06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近日,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顺利中交验收,标志着一期工程由建设阶段转为生产阶段,为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09-05

      申请银行贷款:38031.88万元 , 其他0 万元计划建设起止年限:2025/04至2026/11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绿色甲醇首期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0万吨/年绿色甲醇生产装置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9-04

      亚太地区正在逐步参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的开发,这对全球能源转型需求非常重要。然而,包括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该地区的ccus项目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高昂的捕获成本和不完善的监管框架

      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建亚洲最大煤电CCUS工程写入《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9-04

      优化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实现碳捕集能耗和综合成本国际领先。掌握了50万吨级碳捕集示范全部核心知识产权,实现碳捕集技术转化落地,推动了碳捕集产业化发展。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2024-09-03

      围绕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氢能、储能、建筑零碳技术、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森林增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应用,面向绿色经济“能源动力端”脱碳、“物质原料端”生物基替代、“

      电力“小豪门”,比“五大”还能挣?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03

      同时,积极鼓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低碳技术的发展,推进零碳园区试点建设,优化碳资产管理模式;积极改进综合能源服务,聚焦企业、园区等节能减碳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综合能源管理水平;坚定秉承创新

      来源:中国能建2024-09-02

      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系统提出世界首台(套)66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所属企业中能建绿色建材公司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成功研制亚洲最大、国际领先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碳捕集装置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低碳院2024-09-02

      该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示范工程打通了基础研发到工程示范的瓶颈,将加速国内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发展,是后续10万吨级、100万吨级工程项目的重要基础。...“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由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低碳院、科环集团龙源环保联合开展攻关,旨在解决新一代低成本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吸附材料规模化制备和捕集工艺放大等问题,为煤电低碳化改造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来源:天津市生态环境局2024-08-28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低碳化改造,清洁生产审核改革创新,原材料清洁化、无害化替代,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3.交通运输领域。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4-08-28

      在绿色新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绿色产业培育发展、碳减排技术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产品供给力度。支持沿江省市结合区域绿色低碳技术发展优势,建立绿色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