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监测”相关结果49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一方面,通过一手碳排放数据可以为该单位自行编制碳排放报告及采取碳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如今年上线的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可以帮助发电集团掌握各发电厂的碳排放数据及历史趋势,进而筛选出高排放的电厂和机组

      “碳中和”为何需要时空大数据?

      来源:箩筐技术2021-08-17

      通过时空大数据的获取处理、可视化与智能分析,可实现: 碳排放监测:通过卫星对地球大气遥感监测反演,对碳排放量和空间分布、强度进行量化客观监测和溯源生态保护和气候研究:监测记录自然资源数据,保护促进碳汇,

      来源:山西新闻网2021-08-17

      在7月30日举行的山西首届“双碳”高峰论坛上,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与国网山西综合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山西省能源消费侧企业碳排放监测与管理平台,成为保证配额分配公正合理,强化核查排放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有效举措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17

      据介绍,“碳监测”模块接入煤、油、气、热、电等数据,开展分地市、分区县、分行业的碳排放监测,可为政府提供量化参考,为企业明确定位和节能减碳提供精准指引;“碳对标”模块应用工业碳效智能对标(碳效码)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2021-08-16

      国网青海电力利用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首次向社会发布《基于电力高频数据碳排放监测报告》,实现对青海全省重点行业、产业以及居民用户碳排放日频度监测分析,平台可辅助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全省区域及产业整体碳排放情况

      来源:新华网2021-08-13

      其中碳监测模块全面接入煤油气热电等数据,开展分地市、分区县、分行业碳排放监测,为政府率先实现碳达峰提供量化参考,为企业明确定位和节能减碳提供精准指引;碳对标模块应用工业碳效智能对标体系,开展水平、效率对标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8-13

      欧盟对其他国家碳排放核算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石化行业单位能源的碳排放强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另外,我国碳排放核算及监测基础还有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对碳排放量的统计采用的是核算法。

      2021华南环境技术大会全方位升级 肩负环保使命  再聚穗城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1-08-10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题报告:碳排放监测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主题报告:绿码赋能碳排放监测和ccer开发周永章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广东埃文低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尖峰对话二:展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8-09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远光软件在碳配额、ccer、碳排放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均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已为电网、发电等大型央企提供碳资产管理业务咨询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服务。...比如,远光软件为华能集团打造的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可为华能集团总部、碳资产公司、28 个区域、100 多家火电厂、900 多家新能源公司提供碳排放管理全过程的技术支撑,有效助力华能集团盘活内部碳资产,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海南开启<mark>碳排放</mark>环评试点 实施范围含重点产业园区、以及电力石化等七大重点行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8-03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识别项目碳排放源项并进行分析,针对项目实施后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提出减排措施及建议,要求建设单位开展碳排放监测,给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海南:关于试行开展<mark>碳排放</mark>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来源: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1-08-03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识别项目碳排放源项并进行分析,针对项目实施后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提出减排措施及建议,要求建设单位开展碳排放监测,给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海南开启<mark>碳排放</mark>环评试点!实施范围含重点产业园区、以及电力石化等七大重点行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8-03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识别项目碳排放源项并进行分析,针对项目实施后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提出减排措施及建议,要求建设单位开展碳排放监测,给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来源:英大网2021-08-02

      依托能源大数据平台打造碳排放监测大厅,探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业务,实现全域覆盖、全时监控、全量评估。打造技术标准高地。

      来源:环球网2021-08-02

      再次,加强企业的能力建设和碳排放管理,做好企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履行企业的碳排放主体责任。第四,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进展,及时分析最新技术对产业的影响。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7-29

      依托能源大数据平台打造碳排放监测大厅,探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业务,实现全域覆盖、全时监控、全量评估。打造技术标准高地。

      以欧盟为鉴 推演国内碳交易投资路径

      来源:强推环保2021-07-28

      第一阶段:作为三年试点,碳配额交易量由2005年3.21亿吨增长至2007年21亿吨,试点成功设立了碳配额价格体系,组建了欧盟成员国间配额自由交易系统,完善了碳排放监测的相关设施。...碳税:向燃料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征增值税,碳税并不向发电行业及高碳排放的制造业进行征收。碳排放配额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碳税,碳配额拍卖价格低于碳税价格。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德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6

      除了制定框架性的法律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落实行动计划和系统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对设定了具体碳减排目标的各个产业部门持续开展碳排放监测和风险评估分析。...在这方面我们还需努力,开发基于中国国情的碳排放因子和计算体系,建立中国的碳排放标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7-22

      依托“双碳”监测分析平台,7月20日,国网青海电力发布今年上半年“电力看双碳”研究成果——青海省碳排放量同比增长12.27%,除玉树外,全省其余7个地区碳排放量同比增长明显;海西和西宁的城市居民碳排放量分别比农村居民碳排放量高出

      来源:西海都市报2021-07-21

      7月20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召开“绿电7月在青海”新闻发布会,重点展示“电力高频数据碳排放监测”系统建设成效,与储能项目建设意向单位签订“共享储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奋力谱写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的“青海篇章”、充分彰显推动“一优两高”战略落地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国网担当”为主要目标,以加快构建青海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为契机,在国内首次开展碳排放监测与发布

      赋能减污降碳 助建生态文明 | 先河惊艳亮相CIEPEC2021

      来源:先河环保2021-07-20

      创新三,低碳云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低碳云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温室气体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温室气体监测网涵盖工业源排放监测、无组织碳排放监测、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区域及背景监测、碳汇监测等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