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化石能”相关结果约11000+
      中电联发布 | 2024年9月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情况

      来源:中电联2024-10-22

      四、相关指标注释1.非化石能源发电类型包括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发电类型包括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当月电力消费较快增长,而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速比上月明显回落,化石能源发挥兜底保供作用,发电量增速比上月回升较多。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指数为95.8,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与基期相比累计下降4.2%。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0-22

      国网天津电力在这里试点建设的“零能耗小屋”里,一条语音指令便能控制家中电器,屋顶光伏板更是使其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甘露溪公园风光宜人,智能座椅靠光伏供能,智慧路灯提供照明。...8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要求生态城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综合能源管理,积极推广绿电应用

      全景共赢 | 追寻光能轨迹 共建低碳绿色高速公路

      来源:一道新能2024-10-21

      无论是高速公路的照明系统、监控系统,还是紧急服务设施,都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支持,从而大幅降低了高速公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山东,一道新能携手山东高速开发建设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

      来源:国网甘肃电力2024-10-21

      甘肃省风光资源禀赋优越,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5.6亿千瓦、95亿千瓦,位居全国第四、第五。...相比“十三五”末,新能源装机由2368.94万千瓦提升至601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由42%提升至63.4%,甘肃省电源构成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实现能源生产清洁化。

      【IEA 报告】 <mark>化石</mark>能源仍占 80%,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10-17

      尽管如此,化石燃料仍占全球能源需求的80%。 - 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翻倍,主要由工业生产、电动汽车和数据中心驱动。...关键技术和投资: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和风能装机容量将分别增加至425吉瓦和116吉瓦。 - 预计到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40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近一半。

      楚能出海,亮剑沙特丨楚能携众多储能产品亮相利雅得国际太阳能储能展会

      来源:楚能新能源2024-10-16

      随着能源革命趋势以及全球范围对减碳减排的目标追求,沙特政府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其“2030愿景”旨在逐步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经济多元发展。...此次展会不仅是楚能新能源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能源大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新能源发展潜力。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4-10-16

      公告提到,从自治州风光水资源情况、化石能源条件、能源输运通道规划、能源生产消费情况等方面分析自治州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煤炭、风能、太阳能、水能开发等能源的生产消费情况,铁路、公路、油气管网、电网规划建设情况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4-10-12

      落实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等政策,细化分解各市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任务。...加强用能等要素保障,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积极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专项支持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来源:中国核协2024-10-11

      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着眼长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走好核能现代化之路,加快形成现代化能源体系。...在2030年前这些经济发达省份要实现“碳达峰”,就需要推进核电建设,继续推动核电基荷运行,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ABB赋能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可持续运营

      来源:ABB电气2024-10-11

      目前,各石化企业都在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产用能清洁替代,从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abb将坚持数字化创新,携手用户推动可持续方案落地,赋能科学降碳路径,积极迈向净零未来。欢迎莅临南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10-11

      “在拥有长期合同的化石燃料产能过剩的国家,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重新谈判僵化的电力和燃料合同,并加快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发电厂。”...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将占太阳能扩张的大部分,但分布式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和离网项目)预计将占新太阳能的近40%。“由于成本下降、许可时间缩短和社会广泛接受,采用速度加快,”报告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10-11

      ,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增量用能空间”,结合自治区实际,我委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绿电消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和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关于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要求,“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

      山西:探索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解至重点用能单位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4-10-11

      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到2025年底,力争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2.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二、重点任务(一)着力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1.加强非化石能源供给。结合我省资源禀赋,推动新能源“五大基地”规划布局和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

      张宗亮院士:水风光储氢一体化是绿色发展新路径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0-11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约4.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常规水电,跃居第二,仅次于煤电。...预计到2030年前碳达峰时,我国清洁能源基本满足能源消费增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消费比重达到25%以上;预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清洁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80%

      山西:到2025年底力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4-10-10

      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到2025年底,力争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2.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到2025年底,力争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2.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

      俄罗斯电力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中电联法律分会2024-10-10

      从发电装机结构看,俄罗斯电源结构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以水电为主,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占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90.7%,其他可再生能源电源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5749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1.3%,其中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的装机容量分别为5212万千瓦、166万千瓦和201万千瓦,分别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9.3%、0.6%和0.7%

      来源:能源新媒2024-10-09

      与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更加均衡。因此,从长远看,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有利于能源进口国实现能源固有安全。...比如,沙特阿拉伯政府虽已承诺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在加快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但它的心思更多地放在如何让世界能源消费维持现状上,尤其是如何把各国锁定在石油消费的路径上。

      来源:中国能建2024-10-09

      建成后,预计每年为马来西亚提供约71万兆瓦时的清洁电力,将有效满足当地用电需求,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优化马来西亚的能源结构。...7中信博沙特阿拉伯吉达5吉瓦太阳能工厂一期项目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中信博沙特阿拉伯吉达5吉瓦太阳能工厂一期项目。

      电解槽产能达20GW!《2024年全球氢能回顾》发布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10-09

      iea认为,如果要促使所有的规划目标实现,到2030年氢气总产量达到每年近5000万吨,从2024年到2030年氢能行业需要以超过9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这远远高于太阳能光伏在其最快扩张阶段的增长。...需求仍然集中在炼油和化工行业,这些行业的氢气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低排放氢发挥有限。从生产端来看,2023年全球低排放氢产量不到100万吨。

      来源:国新办2024-10-08

      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已经明确不再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纳入能耗调控。...为此,在这次增量政策中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时,要严格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予以扣除,以此引导地方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