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电网2011-03-07
建成"五交两直"西电东送大通道,西电东送能力由"十五"末的400万千瓦增加至800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县城覆盖率从"十五"末的36%提升到58%;建成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站和紧凑型变电站;城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
来源:河南商丘供电公司2011-02-21
2010年,商丘首座数字化变电站110千伏宋城变电站和首座采用户外gis设备布置的220千伏华源变电站相继投运,标志着商丘电网智能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源:互联网2011-01-24
2002年,公司获得了国家甲级机电设备成套资格证书、甲级建设工程设备监理资格证书和甲级建设工程设备招标资格证书;此外,公司还通过了ge数字化变电站系统集成商和霍尼韦尔(天津)有限公司的dcs系统集成商资格认定
来源:全景网2011-01-07
她表示,2011年智能电表、数字化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需求将大幅攀升,前期参与特高压师范线路设备研制的龙头企业将深度受益。核电是目前最具有发展优势的新能源,可关注股价较低、经营良好的电缆、变压器企业。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0-12-20
同时,通过深化基建标准化建设,强化管理,实现了安全事故为零,安全稳定局面良好的预定工作目标;输变电工程全面达标投产,500kv工程优质率达到100%;数字化变电站、高强度紧缩型钢管塔、全寿命周期变电站等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数字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智能运行方式,全数字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电网信息共享的需求。
来源:登封市电业局2010-12-13
登封电业局35kv天中变电站于近日投入运行,这是该局首座数字化无人值班变电站。35kv天中变电站是由10kv韩村开关站升级改造而成的,总投资一百多万,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使其占地更少,可增容性更强。
来源:国际电力网2010-12-13
国家电网电科院arp-300系列产品具备完善的数字化变电站功能,将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顺利通过了电网静态测试、型式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来源:互联网2010-11-19
我国目前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数字化变电站同国外的数字化变电站相比,有不同的的特点: 国内数字化变电站更重视可靠性问题,故较多采用冗余网络方式。
来源:国资委2010-11-15
110千伏安宁渠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是新疆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采用国家电网公司最新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标准,实现数字化变电站“同一个技术、同一个标准”的设计理念。
2010-11-16
在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建设中,公司不论从市场份额、还是技术都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承建的550kv桂林数字化变电站提供全套二次设备,这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部由同一家企业提供全套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变电站。
来源:江西崇义县供电公司2010-10-29
“十一五”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五年里,崇义县供电公司按照“十一五”电网建设规划,稳步推进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改造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5台,增容4350kva,改建数字化变电站1座;新增改造配变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2010-10-18
光纤复合电力电缆在未来家庭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工控网络化的数据传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来源:国资委网站2010-09-19
数字化变电站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全部数字化,基本特征为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运行管理自动化。
来源:国资委网站2010-09-02
目前数字化变电站改造和建设正扎实推进,预计明年2月份前将全部投入运行。 贵州电网公司将新建6个数字化变电站,改造8个变电站。
来源:互联网2010-08-23
今年上半年,公司不仅已基本完成"贵州智能电网体系和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数字化变电站及紧凑型变电站典型设计,还启动了15个数字化变电站、16个紧凑型变电站、56个集控中心的建设。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2010-07-26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光电互感器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核心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考虑已建成的变电站更新换代为数字化变电站及新增市场,每年光电互感器的市场总规模将接近50亿元。
2010-07-12
kv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集成商。...该公司中标了一大批地调ems、电力市场及电厂并网考核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多个数字化变电站示范工程。
来源:互联网2010-06-03
目前在山东、广西、河北等地电力系统已有20套以上的110kv、35kv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工程运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我们在国内中低压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工程中,数量是最多的,远远领先于国内同行。
来源:互联网2010-06-01
湖南省电力公司强调,现阶段特高压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运行更凸显继电保护的重要性,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给继电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继电保护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