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制芳烃”相关结果7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1

      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

      甘肃平凉:发挥煤炭资源优势 加快推进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建设

      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2022-04-18

      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推广力度,实现二氧化碳原料化利用。详情如下:...—煤焦油—芳烃”四大产业链,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

      甘肃平凉“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 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

      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2022-04-18

      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推广力度,实现二氧化碳原料化利用。详情如下:...—煤焦油—芳烃”四大产业链,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

      来源:上海电气2022-01-30

      在“双碳”目标提出后,上海锅炉厂牵手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二氧化碳的原料化技术开发,包括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二氧化碳加氢制烯烃、二氧化碳加氢芳烃二氧化碳矿化制建筑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加氢制碳酸二甲酯新材等等众多先进技术

      来源:壹行研2021-09-28

      ccus技术路径多种多样ccus得到国家相关研发项目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从目前就已经完成了的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来看,相关的国家级别的扶持项目及基金支持项目包括“万吨级二氧化碳芳烃关键技术研究”、“co2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9-27

      规定了项目环评中二氧化碳排放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等,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设置碳排放评价专章。...据介绍,该《技术指南》的碳排放评价适用于煤制甲醇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甲醚等参照执行。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23

      ,便于二氧化碳捕集,而且可比煤电更加灵活地承担可再生电力的填谷职能。...传统高温高能耗电石生产技术将被低温低能耗新技术取代,不同于现有过程的更高效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也将产生。

      来源:雪球2021-08-20

      poe等高端聚烯烃材料项目,以及尼龙66特种工程塑料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三是围绕低碳绿色产业领域,布局建设百万吨级可降解塑料、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及回收提纯等环保型新材料项目。...公司依托高纯度的轻烃原料优势,加速推进连云港基地乙烷下游聚醚大单体、乙醇胺、乙烯胺以及eaa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新能源电池及光伏等下游快速发展的行业,计划于2022年建成以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反应生产电池级碳酸乙烯酯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7-19

      在现代煤化工方面,积极推广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开发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制烯烃、芳烃、高碳醇等短流程技术,大幅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多个高校及科研机构在co芳烃、甲醇、碳酸酯、橡胶、dmf、生物基化学品以及co加氢甲烷化技术等各种前瞻技术方面均开展了研究,并取得积极进展。

      “双碳”目标下 现代煤化工产业减碳的思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2

      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二氧化碳甲醇、烯烃、芳烃、汽油,二氧化碳甲酸,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等高价值化学品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从赛迪智库整理的已建成和规划的现代煤化工企业二氧化碳利用制化学品项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9

      未来,二氧化碳处置费用将直接增加运营成本,部分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用一组数据,直观说明行业所处境地——煤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吨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5吨、5.8吨、11.1吨和5.6吨。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2019-11-27

      本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大系统单元组成。...本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大系统单元组成。

      超临界水<mark>氧化</mark>技术处理含酚废水

      来源:西青院艾思科创服务中心2019-07-04

      该技术在超临界水(温度374℃,压力22.2mpa)环境下,并在过量氧的参与下,有机物发生以自由基为主导的氧化反应,使废水中含碳有机物迅速彻底的氧化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反应迅速、彻底、清洁环保的优点。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2019-04-17

      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09-12

      我国国内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国际上又签署了《巴黎协定》,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持产业发展、减排和环境的平衡,需要在国际大格局下思考。...原料中氢含量越高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少。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氢含量最高,煤炭含氢最少,因此煤炭的清洁利用难度最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9-06

      原料中越高的氢含量意味着越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氢含量最高,煤炭含氢最少。...我国国内面临环保压力,又签署了《巴黎协定》,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发展、减排和环境的平衡,需要在国际大格局下思考。当然,我们也不能就煤化工论煤化工。

      为什么煤化工不热了?

      来源:能源杂志2018-07-27

      发展煤化工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锁定高碳发展路径。...阮立军预测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之后,很可能会形成相对的产能过剩,比如像煤制乙二醇,去年的进口量也就800多万吨,现在建成的、在建的、已建的加起来已经超过1000多万吨了。

      核能?煤炭?可以合在一起用?

      来源:中国核能2018-03-22

      低碳复合能源系统概念图低碳复合能源系统及其系统集成的显著特征在于低碳能源与传统含碳能源的有效耦合,并集成相应的二氧化碳减排和转化利用技术,从系统的角度实现低碳高效的产能,在保障能源战略供给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

      来源: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2017-05-23

      在不断完善现有工艺技术的同时,煤炭分质利用、催化气化、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甲醇芳烃、合成气制含氧化学品、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驱油技术等一批前沿技术正在开发示范过程中,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两部委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3-24

      开展二氧化碳减排等技术应用示范,推动末端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提高产业清洁低碳发展水平。...开展二氧化碳减排等技术应用示范,推动末端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提高产业清洁低碳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