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交直流工程”相关结果2599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11

      同时,微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广泛应用,配电网的业态也将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提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三是需要加强配电网发展各环节的统筹衔接,进一步强化全过程管理。...既要做好配电网与新能源电源、充电桩、储能等的协同规划,又要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做好与其他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在项目投资管理中,既要加大电网企业的投资力度,又要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创新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09

      以科技创新推动解决交直流混联系统、新能源消纳、有源配电网等带来的安全管控难题。...山东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数量全国最多,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国领先,接受外电能力达3250万千瓦以上。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4-09

      同时,通过在局部地区布局调相机工程,为藏中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和系统短路容量,提高藏中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提升藏中电网交直流总体受电能力,同时兼顾提高藏中地区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工程建成投产后,青藏直流输电能力从60万千瓦提升至120万千瓦,将显著提升青海和西藏电网电力余缺互济能力,更好满足西藏电网负荷增长需求。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07

      2018年,在苏州园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建成。该工程聚焦“六个主动”,在工业园区环金鸡湖区域、2.5产业园、苏虹路工业区3个区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该公司对工业园区、古城区共计63个配电变压器交流侧母线进行了改造,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了台区交直流的柔性互联,将轻载台区的剩余容量有效转移到重载台区,保障台区高效稳定运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4-03

      十次年度检修,每年类似的小变化,实现了该工程能量可用率由95.4%到98.2%的提升。...这座投运十年的“西电入浙”工程迎来年度集中检修。在浙江,800余名检修人员置身春山间,全面守护巴蜀水电下江南。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01

      同时,该公司开展配电网交直流技术研究应用,通过试点应用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和紧凑型模块化低压柔性互联技术,推进能量路由器等即插即用设备应用,提升配电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该工程实现了就地主动均衡负载,提升了重要负荷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电量的消纳能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此外,国内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成功并网;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上线运行……随着一项项工程、技术、平台落地见效,毕节“荷随源动”的电力特征正在向“源网荷储互动”积极转变,供需更加协同...基于此,2022年8月,贵州电网公司按照“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建设羊场乡纳木村柔性配网示范工程,采用交直流同杆架设、台区柔性互联、“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巨头发力,2024储能产业格局生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22

      值得一提的是,其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工商业储能一体机产品已实现多个工程应用。...“作为中国电气装备储能业务的一员,许继电力电子将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储能变流器产品及技术,并结合储能变流器相关技术积累为交直流微电网和风光储离网制氢等应用场景提供关键电力电子设备的完整解决方案,为中国电气装备储能业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9

      2021年至今,1名青年员工入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一批青年员工入选国网江苏电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年,实验室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研制了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提升管理支撑工作质量,统一交直流特高压工程设备监造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财务管理新模式有效落地、平稳运行,扎实开展环水保“六建二验六开工”任务,推动1000千伏福州—厦门特高压交流工程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来源:国网天津电科院2024-03-12

      双方围绕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防御输电线路舞动防治、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配电网真型试验、电能质量、电力气象等技术领域充分进行了技术交流。...据了解,河南电科院作为国网河南电力核心业务的重要保障和管理决策辅助支撑单位,目前已建成2个国网公司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中心和12个省公司级实验室,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技术创新、装备能力等优势,为河南电网核心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国家电投2024-03-08

      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系统交、直流设备及相关设备、变配电设备、视频监控等 110kv 变电站接入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等,包括但不限于 10kv 母线及盘柜、二次设备、通信、交直流扩容、视频监控系统扩容等,以及全部设备的监造工作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8

      随着微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大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配电网的业态也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提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将成为未来配电网必然的使命担当。...配电网网架等的协同规划,又要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做好与其他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在项目投资管理中,既要加大电网企业的投资力度,又要鼓励多元主体投资配电网,积极创新各种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县域全覆盖,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分别较2013年底增长1.5倍、2倍,福建电网实现与华东华南双向联网并迈入交直流、特高压联网时代。...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加快电网互联互通和智能升级,投运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厦门柔性直流输电、闽粤电力联网、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四纵三横”主干网架

      【案例】国家能源集团海南博鳌东屿岛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实践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3-06

      海南省将博鳌零碳示范区列为“六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海南公司积极践行“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使命,依托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主动承接零碳示范区项目建设,建设范围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交通绿色化...2建筑绿色化新闻中心改造项目——利用能源路由器构建了覆盖微风发电(3kw)、屋面光伏(560kwp)、全钒液流储能(60kw/240kwh)、柔性负荷(362kw)的“光储直柔”系统,采用先进交直流互济模式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3-01

      在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柔性互联等新技术应用,探索采用配电网高可靠性接线方式。(二)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加强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稳妥推进大电网延伸覆盖,因地制宜建设可再生能源局域网,持续加大边远地区、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

      来源:新华社2024-02-27

      神州大地上一张以东北、西北、西南区域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区域为受端,以特高压电网为主网架、区域间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已成型,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可靠性增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工程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示范工程。集中与分布并举、陆地与海上共进。福建海上风能充足,沿海核电厂址优势明显。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2-23

      从形态来看,数智化坚强电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夯实四大基础,高质量协调统筹当前,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演化呈现时间跨度长且不确定性强的突出特征,高质量统筹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和清洁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过渡期中的多目标协同至关重要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2-23

      聚焦公司在生产运行中面临的新问题、新难点,中国电科院发挥公司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全面深化大电网仿真精度与效率、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稳定机理、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电网调度运行在线决策辅助等技术创新...院、所两级安全督查中心,院、所、科室三层管理,业务单位、服务中心、发展部、安质部四道隐患排查治理防线”的管控格局,并编制“安全生产反违章管理实施细则”“典型违章库”“远程督查标准”,全年累计开展特高压工程调试

      来源:国资小新2024-02-04

      “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快速发展,中国电网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控制运行最复杂的交直流混联电网,交直流、送受端耦合,日趋复杂的大电网特性呼唤着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升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