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四川规划建设以大型水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安全稳定可靠的超/特高压网络交直流输电网络和灵活自愈可靠配电网为载体,以大型调节性水电、抽水蓄能、燃机、新型储能等快速动态响应资源为灵活性支撑,以科学高效的市场机制为保障,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互济互利的新型电力系统。
四川是我国水电装机和发电量最大的省份,四川电网堪称西南电网清洁能源输送的“排头兵”。如今,水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地打捆外送至华东、华中等地。
未来,四川风光新能源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按照四川省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末,风光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200万千瓦,预计到“十五五”末,将突破4700万千瓦,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将对四川电网电力电量平衡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
复杂电网特征将凸显
记者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了解到,四川省新能源装机容量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截至2022年3月底,四川新能源装机容量约为870万千瓦,同比增长19.34%。其中,风电装机55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9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19万千瓦。从上网电量看,2021年四川新能源上网电量近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0%。
国网四川电力三级职员杜新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实施,四川省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网四川电力正在加快电网提档升级,努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消纳。”
四川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约1.45亿千瓦,风光新能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2亿千瓦,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外送基地。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及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电源丰枯不确定性导致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大规模新能源上网后源侧随机性、波动性进一步叠加,未来将形成‘丰期保消纳、枯期互补提升保供应’的清洁能源大送端的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新研院”)研究员胥威汀对记者表示。
四川新研院研究员刘畅向记者坦言,四川电网具有“送受一体化”复杂电网结构特性,省内地理特征复杂,且源荷呈现逆向分布,大量直流通道与新能源集中于送端侧加剧网内电力电子化特性,电网转动惯量低、频率稳定风险高,受端负荷中心严重缺乏电源支撑,安全稳定和电力供应保障难度大。未来,随着电网提档升级、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不断建设,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将进一步凸显。
在业内看来,由于四川不同区域、不同季节负荷特征差异明显,且随着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和负荷大规模爆发式增长,负荷时空差异性和结构多元性将更加突出,电力保供压力大,因此,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应更加柔性灵活、可靠智能。
构建新系统面临诸多挑战
在复杂电网结构下,四川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多元能源结构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形成挑战。未来四川将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1回超高压直流联络线,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强直弱交”、局部电网“卡脖子”等问题突出。“安全控制系统复杂且运维难度大,加之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地震、山火等灾害频发,安全保障任务极为艰巨。”国网四川电力相关负责人袁川直言。
其次,清洁能源接纳及电力供应保障面临挑战。四川新研院研究员许珂表示,四川电源供应能力呈现明显的丰枯特性,近年来丰平期水电富余装机始终大于省外送电通道能力,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后风光随机波动性叠加,省内水电外送需求与输电能力不匹配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清洁能源输送与消纳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到国家战略和电能替代规模的巨大潜力释放,缺乏电源支撑的成都平原地区负荷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加之枯水期水电出力不足,风光不确定性凸显,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保供应难度。
再次,各类主体变化也给四川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不小挑战。随着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开发和用户侧新能源普及,会出现大量的“产消者”,传统“源随荷动”将向发供一体、多元用能、源网荷储互动转变,电网运营模式、电网形态将发生巨大改变,电网企业服务模式和架构将被颠覆。
在国网四川电力电源用户接入系统管理专责李博看来,挖掘四川清洁能源资源经济优势也是建设四川新型电力系统的一大挑战。清洁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的核心强项和基本依托,然而,目前四川清洁能源资源的环境属性优势和经济转化优势尚未完全体现,需加快研究推动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多维度体现四川清洁能源的价值。
正推动电网提档升级
如何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建设四川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供需自我平衡?
在受访人士看来,需不断完善四川网架结构,加快四川特高压交直流、立体双环网络以及柔性配电网建设,通过电网提档升级形成适应四川可再生能源局域充分消纳和跨省广域传输的电网体系,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配置能力,增强大电网弹性和韧性。需要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电网全面感知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安全防御能力,面向快速波动的规模化新能源和随机负荷,“以快制快”挖掘电网输送能力和调节潜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网四川电力正在推动电网提档升级,加快特高压网架规划和建设,“十四五”将陆续投运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正在加快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预计年底开工建设。
“我们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平台——四川新研院,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攻关,政、企、研共同布局的创新硏发平台。”国网四川电力相关负责人王彪介绍,“同时,正在打造流域水风光互补挖潜、横断山脉腹地光伏汇集等一批具有四川特性的示范工程,加速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四川样板和全国标杆。”
在四川新研院研究员贺星棋看来,四川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健全市场机制,省内,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电力市场交易和电价形成机制,充分释放电力市场交易活力和市场内灵活性调节资源发展潜力,省外,充分发挥大电网跨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创新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清洁能源丰期外送空间拓展和枯期电力保供能力提升,支撑保障区内供需平衡。
未来,四川将建成具有四川特色、符合四川发展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即以大型水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安全稳定可靠的超/特高压网络交直流输电网络和灵活自愈可靠配电网为载体,以大型调节性水电、抽水蓄能、燃机、新型储能等快速动态响应资源为灵活性支撑,以科学高效的市场机制为保障,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互济互利的新型电力系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近日,金风科技储能系统售后服务体系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七星级·卓越),与NECAS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五星级)。两项认证均由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评价达标认证评审委员会与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联合颁发,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有效。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成都正式发布,会长钟勤建、副会长杨有仪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并共同发布标准。标准由我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组织,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能源电力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编制。标准涵盖“零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建亨奥能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系统集成装配一体化项目,总产能300MWh,可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二期投资12亿元,建设陶瓷电芯及全产业链项目,形成1.5GWh规模生产能力,累计可
图片来源:远景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源网荷协同与调节能力提升的核心环节,正在向城市负荷中心渗透。然而,这一趋势也对储能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噪声控制,成为制约项目选址和社会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当这些“新能源邻居”距离居民区仅百米之遥,一个问题变得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2025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针对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已有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召开会议或督导检查
近期,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在内蒙古集中开工。6月26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00万千瓦/12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群开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30日,乌兰察布旗下营105万千瓦/6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龙源技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表示,公司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窗口期,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且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该业务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其中火电抽汽熔盐储能项目收入规模较大、毛利较低,因该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持续优化完善。该业务扣除此项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新开工建设独立新型储能电站34个,总装机规模达到1480万千瓦,全区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步伐加快。近期,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在内蒙古集中开工。6月26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谷山
6月29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万成功2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连续运行72小时3次满充放循环,取得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独立新型储能整套启动试运行完成批准文件,并于6月30日进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开通交易权限,正式转商运营。该项目采用195兆
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可行性、稳定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建亨奥能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系统集成装配一体化项目,总产能300MWh,可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二期投资12亿元,建设陶瓷电芯及全产业链项目,形成1.5GWh规模生产能力,累计可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厚普股份旗下子公司厚普技服顺利签约林芝制加氢系统运营服务项目,是将乌兰察布三峡“源网荷储”运营项目的运营体系建设方案及实践经验,成功拓展应用到林芝制加氢系统运营服务项目的又一典范,成熟的运营方案和专业团队确保该运营服务项目已安全运营超过30天。西藏林芝东方电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内能源新能字〔2025〕361号,以下简称《通知》),成为国内首个响应《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的省份。《通知》充分以650号文精神为基础,对内
7月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42万元。招标人为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拟采购5MW/20MWh储能电站设备,含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电解液(5W/
7月3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标段、二标段公开招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118.67万元,招标人(项目业主)为河南申城之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为分布式屋顶光伏装机容量26.43MW;交流电缆68400米,交配电基础110个:储能电池系统4套,单套储能规模为2.0MW/8.0MWh,共计32MW
2025年的4月28日,西班牙电网在短短的5秒之内失去了超过15吉瓦的电力。这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大停电,让5000万人的生活停摆,居民通讯中断、医疗系统停滞、公共交通瘫痪。突如其来的大停电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能源转型的思考#x2014;#x2014;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大量接入、设备老化等一系列情况下,电网如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