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分布式智能电网”相关结果5107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4-03

      依托丰富生产应用场景,在数字电网、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控制、分布式智能电网、先进储能、电碳耦合与能源经济等领域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形成一批应用型人才队伍。

      来源: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024-03-28

      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1)起草单位天津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标准制定背景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氢电耦合微电网是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推动氢能发展利用的新模式。但目前缺乏相关效能评价的标准规范,导致不同单位或机构的效能评价标准不统一,制约了其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基于此,2022年8月,贵州电网公司按照“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建设羊场乡纳木村柔性配网示范工程,采用交直流同杆架设、台区柔性互联、“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为了解决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供电台区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过电压等问题,贵州电网公司采用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自主研发了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网型储能换流器(pcs),将分布式光伏消纳负担转变为支撑资源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25

      国家能源局提出,分布式智能电网是“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为目标的智能电网,主要领域在配电网”。...二是分布式电源接入。新型配电网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如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提高电网灵活性和可靠性,实现能源多样化和优化利用。三是微电网建设。

      国网上海综能张春雁: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1

      正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高效绿色低碳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智能电网、新能源、新型储能、氢能、零碳负碳技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能源革命进程加快,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为打通电、气、水、热(冷)、氢能及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之间的信息壁垒,利用大云物移智链和分布式等技术推进各种能源统筹优化和业务互融,实现信息流、能源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交汇贯通,实现能源互联网新生态,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20

      欧阳明高: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双向能量互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焦点,需要为此制定长期的工作计划和战略。...经清华大学新能源动力系统课题组测算,基于v2g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安全性好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3-15

      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3个<mark>分布式</mark>智能电网项目!四川遂宁发布2024年重点项目

      来源:遂宁市人民政府2024-03-12

      —遂宁500千伏电网线路工程(遂宁段);新建项目包括分布式智能电网:蓬溪县“十四五”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月11日,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做好2024年重点项目工作的通知(遂府函〔2024〕63号),在2024年遂宁市重点项目名单中,续建项目包括分布式智能电网:遂宁市35—220千伏电网建设工程、成都东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3-12

      同时提出,积极探索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加强与电网双向互动关键技术研发。...我国推动车网互动相关政策脉络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作为大电网重要补充,分布式智能电网、微电网能够进一步协调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新能源就地高效率消纳。《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要求的分布式智能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一、构建新型配电系统的挑战和机遇配电系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关键领域,是区域多能源互补的协同平台、交易平台、分布式能源接入和消纳平台。...配电系统的发展面临如下挑战:(1)海量多元用户与电网的双向能源信息交互不足,用户侧灵活资源利用水平低,分布式能源消纳受限;(2)多能微电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协同欠缺,难以支撑分布式智能电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8

      随着微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大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配电网的业态也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提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将成为未来配电网必然的使命担当。...它是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接入载体,是各种分布式能源实现综合高效利用、电力用户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支撑。

      来源: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2024-03-07

      作为大电网重要补充,分布式智能电网、微电网能够进一步协调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新能源就地高效率消纳。《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要求的分布式智能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6

      国家能源局提出,分布式智能电网是“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为目标的智能电网,主要领域在配电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形成“分布式”与“大电网”兼容并存的电网格局,凸显了配电网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5

      聚焦起步区,分阶段实施立体化能源建设方案,实现清洁能源充分利用,打造分布式智能电网,构建灵活互动多元负责体系,布局安全高效新型储能体系,探索区域碳排放观测体系,应用协同智能数字系统,逐步将起步区打造为国际领先的黄河流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

      来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3-04

      (四)构建适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智能电网。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

      【附名单】山东省公布217个能源转型重点项目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4-03-01

      (四)构建适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智能电网。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山东省能源局日前印发《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随文公开发布“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单位重点项目清单”,共涉及217个重点项目,包括枣庄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山东海王化工3×15兆瓦分布式燃机项目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01

      在数字输电方面,该工程运用视频监测、分布式精确故障定位、非电气量集成传感监测、激光雷达无人机、微气象监测等在线监测装置,依托现有电网管理平台、南网统一机巡平台基础,开展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通道建设,打造数字输电支持系统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3-01

      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较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及各类新业态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