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可吸入颗粒物”相关结果1638
      宝鸡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23—2030年)公示

      来源:宝鸡市生态环境局2023-08-22

      2022年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为123天、123天和71天,宝鸡市面临典型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2023-08-07

      2023年1—6月,娄底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低于考核目标8.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1%;中心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

      典型案例通报 | 湘潭市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短板 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压实不力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2023-07-13

      2023年6-7月,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湘潭市开展督察期间,针对湘潭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平均浓度排名靠后现象,抽查了部分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发现湘潭市在道路工地扬尘

      典型案例通报 丨娄底市部分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不力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2023-07-13

      2023年1-6月,娄底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低于考核目标8.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1%;中心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

      《贵港市“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规划》发布

      来源:贵港市生态环境局2023-07-06

      “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一)贵港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20年,贵港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6.4%,较2015年上升6.6个百分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3-06-08

      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为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3、23和54微克/立方米,多年稳定达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6

      “减法”:降低能源发展对生态环保的负面影响在特定历史阶段,只顾能源供应规模增长、忽视生态影响的粗放式能源发展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当大程度上引发了可吸入颗粒物超标、酸雨频发、大气碳循环失衡、部分区域地面塌陷等不良后果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3-06-01

      截至5月30日,受沙尘天气影响,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3.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同比减少4.2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06

      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全国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

      周口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5-05

      “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7.5%,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55.4%,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6.5%、30.4%,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督察进行时 | 防治工作“最后一米”打折扣 徐州市扬尘污染问题突出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3-04-23

      一、基本情况徐州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连续三年全省唯一不达标,2022年改善幅度全省最低,平均降尘量为3.6吨/月·平方公里,全省最差。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3-03-22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实现新时代十年持续改善,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中最优;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23-03-21

      “暖核一号”清洁高效当前,国内供暖的能源主要依靠煤炭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永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来源:永城市人民政府2023-02-08

      2020年永城市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4%,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84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气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较2015年下降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2-02

      二氧化硫(so2)整体平稳维持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no2)呈波动下降态势,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总体逐年下降。...2020年,so2、nox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33%、28%,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大幅下降。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来源:海南生态环境2023-02-01

      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为11.9微克/立方米,按照数据修约规则,取整为1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分别为23、112、4

      湖北武汉:全力推进陕北-湖北±800千伏、荆门-武汉1000千伏两个特高压工程及其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1-29

      二氧化硫(so2)整体平稳维持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no2)呈波动下降态势,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总体逐年下降。...2020年,so2、nox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33%、28%,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大幅下降。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武汉市空气质量改善规划(2023-2025年):半数以上垃圾发电机组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脱硝提标改造!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1-29

      二氧化硫(so2)整体平稳维持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no2)呈波动下降态势,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总体逐年下降。...具体指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空气质量改善指标(6项),包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重污染天数;二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2项),包括nox和vocs减排量。

      《佳木斯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29

      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8μg/m3,较2015年下降9.7%,优于31μg/m3的目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43μg/m3,较2015年下降18.9%,优于53μg/m3的目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12-26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根据各设区市的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