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石墨烯分子”相关结果174

      来源:腾讯2019-10-25

      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太阳能电池中,可利用有机分子混合物,吸收阳光并将其转换成电能。此外,这种电池还能应用于汽车车身等曲面。这一发现挑战传统观念,有助于早日实现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博士后研究员dinesha dabera解释说:“从新发现中可以看出,绝缘体和导电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比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碎片或金属纳米颗粒。

      中国科技大:<mark>石墨烯</mark>电化学能量储存取得新进展

      来源:清新电源2019-10-24

      可以发现在石墨烯正极化区间,电荷储存受带正电的团簇类离子脱附主导;在负极化区间,石墨烯表面质量变化较小,显示表面离子重排效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正极化过程中观察到的离子团簇

      北大电池新研究登上Nature:3万次循环测试 对新型高效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来源:北京大学工学院、量子位2019-10-08

      更为有效的方式为基于电化学转换器件首先将可再生电能储存于含能分子的化学键中,再将这些含能分子运输至能源需求点并可控地释放化学能。...基于前期工作基础,郭少军课题组研发了一类新型的亚纳米厚且高度卷曲的双金属钯钼纳米片(图1);鉴于其结构类似于石墨烯及以往报道(nature communication 2014, 5, 3093),z简称为

      来源:前沿材料2019-08-30

      在性能挖掘及理论升级方面,英国牛津大学lapo bogani团队通过稳定的自旋轴承基团功能化分子石墨烯纳米带,解决了纳米带边缘无法以原子精度制备和石墨烯端基不稳定的两大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8-23

      无机元素的掺入将影响钙钛矿的吸光性能,而缺陷钝化技术引入的其他分子,在光照等条件下也不稳定。...韩礼元表示,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要探明氯化氧化石墨烯在钙钛矿表面的铺展是否优于氧化石墨烯;二是证明表面氯化氧化石墨烯的存在。为此,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它们与钙钛矿的结合力。

      液流电池:新一代能源储存器

      来源:材料人2019-08-09

      )等高分子材料与speek进行复合,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隔膜。...磺化聚醚醚酮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尺寸稳定性较差,基于此研究者将二氧化钛(tio2)、木质素、改性碳纳米管(dhnts)、石墨烯纳米片(go)、介孔二氧化硅(sio2)、氮化碳(c3n4)、聚偏氟乙烯(pvdf

      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领域最新进展

      来源:新能源前线2019-08-01

      这个数值与石墨烯嵌入mos2的层间距一致,说明石墨烯成功嵌入mos2层中,这是由于嵌入mos2层中的pei原位碳化造成。...mos2纳米片表面带负电,pei带正电,由于二者静电吸引作用,pei分子轻易地吸附于mos2纳米片表面,并在超声作用下嵌入mos2层中。

      来源:福州日报2019-06-17

      新材料: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膜、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石墨烯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工程塑料、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推动原料药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分子诊断,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分析仪器、快速诊断的家用医疗保健仪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引进大型健康管理项目。

      来源: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9-05-15

      由于高的比容量和类石墨烯的2维片层结构,二硫化钼(mos2)在钠离子存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缺陷和形态学控制,该工作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理解二硫化钼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为研究其他过渡金属硫化物在能源领域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重庆大学魏子栋团队在锂硫电池隔膜取得突破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2019-01-22

      以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多是采用涂层或夹层隔膜,通过物理排斥或者化学吸附来缓解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这种隔膜是将聚合物,mof,石墨烯,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材料“覆盖或填充...图3s8分子还原过程伴随着多硫化锂极性的逐渐增加,其中长链多硫化物溶解会导致穿梭效应,而短链多硫化物(li2s2与li2s)为固体,锂离子则为溶解的离子。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18

      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胶片是以有机硅胶为主体,添加填充料、导热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混炼而成的硅胶,具有较好的导热、电绝缘性能,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锂电池散热系统中。...2、石墨烯优势:石墨烯自2010年获得诺奖以来,广受全球关注,特别在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石墨烯研发热潮,其具诸多优良性能,如透光性好,导电性能优异、导热性较高,机械强度高。

      来源:科学网2019-01-07

      据悉,研究小组在溶液中分散氧化锰纳米片并与石墨烯混合,合成了交互多层的层压复合材料,而此次通过把两种物质从分子水平复合得到的复合材料,获得了单独材料难以实现的高特性。...在2018年初,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公布,他们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合成了氧化锰纳米片和石墨烯交替重叠的材料,而这种新型负极材料可提高电池容量两倍以上。

      来源:材料人2018-12-25

      成果表明将纳米颗粒和分子催化剂相互结合是实现光催化水分解的一条有效途径。发表日期:2018-9-3三、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co2rr)1.金纳米团簇杂化细...大连物化所的can li团队发现嵌入在氮参杂石墨烯的单核锰展现出了良好的水氧化催化性能,转化频率可达到接近214s-1,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势只有337 mv。

      第十五个年头了 <mark>石墨烯</mark>电池出来了吗?

      来源:智能相对论2018-12-25

      之后,还看见了所谓的“石墨烯自热地板”,先来看一看网络上那些文章关于“石墨烯自热地板”的原理介绍:“石墨烯自发热地板的发热原理,是在电场的驱动作用下,石墨烯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发热

      来源:电池中国2018-12-07

      研究小组早在2015年通过化学修饰石墨烯使其带正电,解决了排斥问题,并实现了当时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中最高容量和最长寿命。此次通过把两种物质从分子水平复合,得到了单独材料难以实现的高特性。...研究小组在溶液中分散氧化锰纳米片并与石墨烯混合,合成了交互多层的层压复合材料。氧化锰与石墨烯都带负电,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

      新材料助力黑臭水体治理

      来源:兵团日报2018-08-13

      这一科研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黄富强带领两家科研机构,历经7年攻关获得。...普通的石墨烯是二维的,形似平铺的纸张,而该团队研制的三维石墨烯管犹如立体的蜂巢,比表面积和中空体积增大,对有毒有机物的抓取量大大增加。

      江西宜春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力争2020年主营业务破千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8-06

      技术研发以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性能锂电池为目标,加大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重点扶持包括升华科技、艾德纳米、江特锂电、江西紫宸、正拓新能源、赣锋锂业、云威新材料、江西通瑞、清陶新能源、江西星分子等锂电池关键材料生产企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之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8-07-25

      在新材料与药剂方面,抑菌炭膜和氧化石墨烯掺杂的改性活性炭已经定向解决微污染水体中的潜在有机小分子微污染物的风险。(2)大气污染防治当前,我国烟气治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超低排放已由...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高盐废水脱盐、高浓有机废液或废酸浓缩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基于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透水膜浓缩装备、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膜)、正渗透等技术等。

      来源:新华日报2018-07-25

      从事材料化学领域研究10多年来,金钟利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无机纳米纤维等材料的高柔韧性和导电性,用来充当储能电极材料的优秀柔性骨架。...与传统平面状能源器件相比,纤维状能源器件质量更轻、柔性更好、集成度更高,同时有可能在未来可以像高分子纤维一样通过纺织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从而满足各种便携式和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7-11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吴忠帅团队与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klaus mllen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等人合作,采用电化学剥离方法一步高效制备出氟掺杂石墨烯,并以此开发出高比能全固态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