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PM2.5来源解析”相关结果510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1-23

      二是聚焦协同控制,深化大气环境监测,重点拓展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加强污染来源解析。三是推动...提升协同性,推进减污和降碳协同监测、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陆海统筹、三水统筹和地上地下统筹监测,城乡和区域联动监测。提升创新性,加强新技术、新标准、新装备、新业态研发与应用,打造一批创新基地。

      苏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0

      依托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战略合作,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分析预测、污染来源解析、专家帮扶指导等工作,提升科学治理水平。深度实施碧水保卫战。...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4%,较2015年上升17.5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3.1%,成为江苏省pm2.5浓度率先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之一

      来源:北京生态环境局2021-11-19

      根据最新一轮pm2.5解析结果,移动源仍是本地pm2.5第一大污染来源。秋冬季攻坚期间,北京市将持续推动老旧高排放车淘汰、重点行业新能源车更新等工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1-08

      根据最新的pm2.5解析结果,现阶段北京pm2.5来源有六成是本地排放,其中移动源占比最高,达到46%。...不仅是北京,《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相较其他来源,移动源治理难的一个原因是监测成本太高。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11-08

      根据最新的pm2.5解析结果,现阶段北京pm2.5来源有六成是本地排放,其中移动源占比最高,达到46%。...不仅是北京,《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相较其他来源,移动源治理难的一个原因是监测成本太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26

      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移动源排放对pm2.5的贡献占比越来越高。北京第三轮细颗粒物来源解析显示,移动源在全年不同时段和空间范围内均是本地大气pm2.5第一大来源,占比达46%。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9-07

      此外,论坛上正式发布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研究表明,现阶段北京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又以柴油车、汽油车的贡献最大。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王彤等对京津冀地区秋冬季颗粒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交通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民用燃煤源是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孙韧等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重污染期间近地面100 m处的风速气流为西南—南风

      来源:芜湖生态环境2021-08-03

      此次建成的环境空气vocs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环境空气vocs组分中烷烃、烯烃、芳香烃等116种组分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分析,对各组分浓度水平、时间变化等进行精准监控和监测,为臭氧产生潜势、敏感性分析及vocs来源解析等提供重要的数据评估依据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10

      在长江保护修复驻点工作中,贵阳工作组开展洋水河流域磷污染来源解析与精准治理,治理后的洋水河出境断面总磷浓度稳定在0.2mg/l以下(2018年平均0.35mg/l),解决了60多年总磷超标的老大难问题。

      来源:苏州生态环境2021-04-12

      今年,苏州将深化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战略合作,年内重点实施高精度清单编制、污染来源解析、大气环境分析研判等方面工作。二是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根据《工作计划》,细化提升应急响应措施。...《工作计划》明确,2021年苏州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全市pm2.5浓度达到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4%。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3-11

      加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区域传输路径确认、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工作。...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发布的aqi六因子和小时均值、历史数据不尽相同,尚无统一发布模式和查询体系,在线监测设备布局、运维、质控等尚不统一,不利于秋冬季区域空气污染来源解析

      来源:合肥市生态环境局2021-03-10

      瞄准臭氧污染前体物vocs,每小时出具一组监测数据,每月上报数据分析报告,开展o3敏感性分析和vocs来源解析。布设3个监测点,对酸雨进行监测,实行“逢雨必测”。...针对pm2.5、pm10等大气颗粒物,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遇到重污染天气时,加大监测频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05

      大部分走航车功能还比较简单,仅仅是监测vocs,主要作用是定位 vocs超标的点位,从而识别来源。在此基础上,聚光科技提出了协同走航监测的概念,也就是同时监测 vocs、nox、臭氧以及pm2.5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2-03

      (三)细颗粒物来源解析根据我市大气pm2.5来源解析研究结果,我市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浓度贡献分别为26.2%、26.0%、13.9%和11.1%,矿物尘占比约为

      来源:中青报2020-11-01

      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来源解析表明,工业、民用散煤以及柴油车,对区域pm2.5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6%、17%和16%,是重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14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天津市大气污染源解析已表明,燃煤对全市pm2.5污染的贡献率达到22.8%,其中供暖燃煤锅炉为5.8%,仅次于火力发电。...除大型热电联产电厂及燃气锅炉外,截至去年仍有114台燃煤锅炉作为供热热源,共计约8495蒸吨,采暖季用煤量达到180多万吨,是当地秋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14

      赵英民表示,2018-2019年秋冬季pm2.5来源解析表明,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的贡献分别达到36%、17%和16%,是贡献最大的三个方面。作为重污染的主要来源,上述因素也是治理难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9-16

      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来源解析表明,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对区域pm2.5的贡献分别达到了36%、17%和16%,也就是贡献最大的三个方面,是重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源:央视网2020-09-13

      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来源解析表明,工业和民用散煤,还有柴油车对区域内pm2.5的贡献,分别达到了36%,17%和16%,是重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