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经济”相关结果2260

      来源:海南省商务厅2021-06-18

      中法两国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此次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河南与法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探索更多能源转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灵宝多热源多能互补集中供热项目是法国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也是全球首家实现超低排放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均可降低碳排放28万吨。

      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来源:中国外汇2021-06-15

      例如,2001年成立碳基金和碳信托,通过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咨询和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和机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2年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解决碳减排的市场失灵问题;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理念。...随着气候危机愈演愈烈,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发布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见附表),结合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案。

      中国碳中和债券市场现状与前景

      来源:债券杂志2021-06-11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和迫切行动。我国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繁重。...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统一绿色债券标准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探讨

      来源:远光能源互联网2021-06-10

      同时,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势必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的领头羊和示范区。...2543家园区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经开区)共218家,是中国工业园区中发展相对成熟和领先的一批,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数据可得性和可靠性也较高。

      来源:五矿经济研究院2021-06-09

      金属矿产行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在这一目标愿景下将面临成本上升、技术成熟度欠缺等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低碳经济深度推进,行业规模化发展成为新趋势,金属需求量将保持增长...,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25年、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目标,并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来源:新华社2021-06-07

      为响应能源需求侧的变化,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不放松,推动数字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他表示,传统能源企业应大力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利用水平,有意识、有准备、有步骤地推动化石能源定位转变,发展火电灵活性改造、循环经济、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同时大力拓展新能源产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02

      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有序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大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对矿山矿洞进行绿色回填,扩大国土绿化空间,不断强化生态汇碳能力。...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其碳排放量的多寡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其中尤以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最为迫切。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5-27

      第三条 【绿色低碳发展扶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下规定给予实施单位扶持:(一)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全文及材料解读如下: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第一条 【目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5-25

      第三条 【绿色低碳发展扶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下规定给予实施单位扶持:(一)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详情如下: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第一条 【目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1-05-25

      第三条 【绿色低碳发展扶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下规定给予实施单位扶持:(一)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全文及材料解读如下: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第一条 【目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1-05-25

      第三条【绿色低碳发展扶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下规定给予实施单位扶持:(一)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目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1-05-25

      第三条 【绿色低碳发展扶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下规定给予实施单位扶持:(一)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全文及材料解读如下: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第一条 【目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来源:大全新能源2021-05-19

      “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积极的清洁能源目标以应对气候挑战。低碳经济和能源碳减排已成大趋势。我们坚信大全新能源将在这个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代中深深受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9

      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欧亚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宋本表示,低碳经济掀起了史上最大采购订单浪潮,对钴、锂、镍等电池材料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革新,包括改变电池化学性质和提高能量密度,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全球主要经济体疫后经济复苏,以及加速推进低碳能源转型,正促使全球对关键电池金属的需求急剧上升。今年以来,铜、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走高,截至5月,铜价创下历史新高,钴价累计涨幅已达40%。

      来源:《瞭望》2021-05-14

      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技术、电网互联互通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加速转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表示,能源互联网作为大的平台,从能源的生产到能源的消费端架设这样的桥梁,是推动能源未来的清洁化、低碳化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是可以被抓住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来源:《瞭望》2021-05-10

      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技术、电网互联互通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加速转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表示,能源互联网作为大的平台,从能源的生产到能源的消费端架设这样的桥梁,是推动能源未来的清洁化、低碳化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是可以被抓住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2021-05-09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对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我国必须彻底改变能源结构单一的形势,摆脱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现状,寻求低碳转型。...多元清洁能源供应转型,是发展高质量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行业须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广泛推广应用光热技术,加大生物质能的研发力度,提升天然气开采技术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核能在未来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除发电外,核能在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多领域的探索正在换挡提速。...“实践证明,相比于其他供暖方式,核能供热具有清洁低碳、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等多重优势,是当前不可多得、可实现替代一次能源,满足大规模集中供暖基本负荷需求的重要供热形式,市场空间巨大。”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4-25

      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建筑、交通、制造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也要颠覆既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绿色革命也意味着行业革命,在行业转型的风口,企业需要与时代同行并进。...在国家完善政策规定和支持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当从生活方式、经济结构、能源技术革命等方面协同努力,从而形成全面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技术上,实现低碳转型首先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2021-04-21

      扬中市经济发展局局长孙斌介绍,下一步,扬中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绿色应用推广上寻求突破,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有示范效应、可复制的绿色应用模式。...首先要在摸清家底、认清碳排放源头的前提上,细化分解“碳达峰”的任务;继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升级,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改造,推动区域间低碳化合作,为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