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制氨”相关结果579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2019-11-18

      以某发电厂660mw机组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种控制氨逃逸的优化调整方法,主要根据脱硝系统入、出口no浓度分布情况调整喷氨系统,以使喷氨分布均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0-25

      采取控制温度、氨流量等方式控制氨逃逸,有组织氨排放浓度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要求,厂界浓度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要求。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10-14

      酸碱双性膜水电解单体模块产氢≥10 nm3/h, 制氢纯度 ≥99.99%,电耗≤4.1 kwh/ nm3h2;电解制氨法拉第效率>20%, 实现 kg 级系统集成;氨反向电化学分解效率>95%;直接氨

      来源:冶金之家2019-09-25

      2 氨水蒸发工艺的控制及连锁2. 1 氨水流量的串级控制氨水流量与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控制为串级控制,通过控制喷氨量来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气缓冲罐出口管线上装有压力控制阀,采用控制氨气压力来达到氨气过热的目的。氨气缓冲罐上装有液位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加热蒸汽的流量使缓冲罐内液位稳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9-06

      严格落实油罐区、尿素水解制氨、事故应急池等风险防控、监控措施,加强除尘、脱硫、脱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8-27

      五、风险防范 措施与应急预案:按照规范要求建设风险防范措施,尿素水解制氨区设置氨气泄漏检测仪、氨泄漏喷淋系统等,脱硝系统控制纳入机组dcs,并建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来源:《粉煤灰中氨释放量测定方法研究》2019-08-08

      7)氨标准曲线的绘制氨标准贮备液:称取0.3142g经105℃干燥1h的氯化铵(nh4cl),用少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0.1mol/l稀硫酸稀释至刻度,此液1.00ml含1.00mg氨。

      来源:除灰脱硫脱硝技术联盟2019-07-24

      另一方面,出于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作为脱硝使用的还原剂液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尿素热解和水解制氨技术逐渐受到青睐。安全性方面液氨的基本特性1)氨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

      来源:锅炉兄弟2019-07-10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氨的逃逸率。2.3.1严格控制氨的喷入量防止氨气过量而造成氨逃逸超标,正常情况下应控制氨逃逸率不超过3ppm。据统计...2.3控制氨逃逸率为减少脱硝装置运行时对锅炉的影响,控制硫酸氢氨的生成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成硫酸氢氨的反应速率主要与温度、烟气中氨气、so3及水含量有关。

      来源:锅炉兄弟2019-07-10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氨的逃逸率。2.3.1严格控制氨的喷入量防止氨气过量而造成氨逃逸超标,正常情况下应控制氨逃逸率不超过3ppm。据统计...2.3控制氨逃逸率为减少脱硝装置运行时对锅炉的影响,控制硫酸氢氨的生成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成硫酸氢氨的反应速率主要与温度、烟气中氨气、so3及水含量有关。

      来源:《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07-08

      详细分析了铵盐的生成机理和影响生成速率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建议scr脱硝反应器的温度300~420℃,使用性能理想的氨分布器控制氨逃逸、氨气稀释风加热到100℃以上等,最后结合一些问题解决的实际案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26

      采用旋流凝并技术控制氨逃逸,厂界氨气等恶臭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三)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19

      采取控制温度、氨流量等方式控制氨逃逸,厂界氨气等恶臭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

      来源: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2019-06-13

      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控制氨排放的要求,以减少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氨的挥发排放。因此,大气中氨排放的定量评估及其精准溯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来源:《自动化博览》2019-04-25

      摘要:燃气电厂余热锅炉的脱硝系统在运行中容易出现氨逃逸率高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氨逃逸率高的危害,对造成氨逃逸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氨逃逸率的技术措施。

      来源:华电技术2019-04-20

      电厂机组通过更换或增加催化剂层,实现较高的脱硝效率,满足nox排放要求,同时控制氨逃逸率在3×10-6以下。

      技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氯化铵结晶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热力发电》2019-03-19

      因此,沉积的氯化铵晶体很难被彻底清除,仅能通过控制氨逃逸质量浓度和氯化氢质量浓度,抑制氯化铵结晶。

      来源:《热力发电》2019-03-19

      因此,沉积的氯化铵晶体很难被彻底清除,仅能通过控制氨逃逸质量浓度和氯化氢质量浓度,抑制氯化铵结晶。

      来源:《科技风》2019-03-06

      5.4 降低氨逃逸量控制氨逃逸就等于切断了硫酸氢铵生成的源头,没有了硫酸氢铵的沉积,空预器堵塞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日常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氨喷射系统的喷氨流量平衡调整,防止局部氨逃逸量过大。

      干货|超低排放SCR脱硝装置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来源:恩基千瓦时2019-02-12

      氨逃逸与nh3/nox分布偏差反应器内顶层催化剂前nh3/nox分布偏差不合格率为23.6%,依据图4分析:氨逃逸随脱硝效率升高而增加;nh3/nox分布偏差越大,氨逃逸随脱硝效率增幅越大;脱硝效率越高,控制氨逃逸越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