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能源”相关结果616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21-04-22

      有信心在未来构建一个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体系“现在处于能源变革的大时代,从能源走向以光能、光伏为主体,加上风能、储能、氢能以及智慧能源构建的完全无的新能源时代,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

      来源:新浪科技2021-04-13

      也就是说,从制造业到施工业、从交通业到旅游业,全世界的一切人类活动都靠利用风能、太阳能或核能等低碳或零能源产生的电能运作。...2020年夏末的这次处女航进行得十分顺利,标志着zeroavia公司已经做好准备,即将向实现零航空的下一步进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3

      然而,以零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来解决co2排放问题,与co2的关系是间接的。...这里的“新火”即指那些不需要燃烧碳氢化合物就能够获取能量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源于地上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广义层面也包括挖自地下的地热和核能,即我们常说的“零能源

      中国电力中关村延庆园加氢站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4-12

      引进国内首台套兆瓦级新型电解水制氢装置,规划安装高品质氢气制取装置、70mpa加氢装置,建设氢气检测实验室和绿电电解水制氢装置研发平台,形成制、储、运、加氢全供应链智慧网络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向世界展示“零能源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2021-04-12

      然而,以零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来解决co2排放问题,与co2的关系是间接的。...这里的“新火”即指那些不需要燃烧碳氢化合物就能够获取能量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源于地上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广义层面也包括挖自地下的地热和核能,即我们常说的“零能源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碳减排的定量分析研究

      来源:再生资源信息网2021-04-02

      在重点耗能行业,利用废热废气生产零能源是一种“回收利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巨大的可回收物进行循环利用,更是一种实现碳中和效应不可或缺的方式。...当前对碳减排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而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碳减排研究尚待加强。

      来源:嘉兴日报2021-03-26

      而绿值,则是一定周期内,具体区域、行业、企业的零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折算成相关用能数据,形成零能源利用占比。“零能源主要指的是光伏等清洁能源。”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2021-03-26

      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零能源的生物质能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生物质能产业也将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其中,生物质能发电已成为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三驾马车”之一,成为能源向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指出,发展生物质能解决了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问题,还实现了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来源:氢云链2021-03-23

      这个项目通过用氢能源代替传统的能源,将大幅降低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中国宝武八一钢铁炼铁厂厂长许晓兵表示,该项目试验就是为了进一步转换冶炼动能的提取方式,由以前的燃烧变为燃烧氢,进一步减少使用、碳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

      来源:电网头条2021-03-19

      数据赋能上,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打造流量监测分析和管控平台。市场赋能上,推动建立碳交易市场、绿证交易等市场,推进全市低碳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一体化配置。...100%绿电高弹性配电网;构建地市级负荷聚合商,建设“1+10”省级及以上园区负荷聚合工程,建立空调、电动汽车、工业等负荷聚合群;大力推进虚拟抽蓄、电化学储能、移动式储能等发展建设,打造缙云水氢生物质零能源示范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碳中和愿景的确立,使得能源转型不再是一道“能否降碳、能降多少”的论述题,而变成一道“必须零、多措实现”的求解题。碳中和愿景指引下,未来较长时期将见证倍增式的零能源规模扩张和占比提升。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碳中和愿景的确立,使得能源转型不再是一道“能否降碳、能降多少”的论述题,而变成一道“必须零、多措实现”的求解题。碳中和愿景指引下,未来较长时期将见证倍增式的零能源规模扩张和占比提升。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碳中和愿景的确立,使得能源转型不再是一道“能否降碳、能降多少”的论述题,而变成一道“必须零、多措实现”的求解题。碳中和愿景指引下,未来较长时期将见证倍增式的零能源规模扩张和占比提升。

      分布式光伏的“碳中和”宣言:以聚沙成塔之势,献中流砥柱之力!

      来源:联盛新能源2021-03-11

      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一般有四个:零能源、零交通、零建筑和零生活,其中零能源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零能源转型,目前主要以光伏和风电为支撑,并主要依赖于光伏电站装机的跨越式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碳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零<mark>碳</mark>新工业体系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1-03-09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壮大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加快培育零能源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技术。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成为零新工业革命的“曼彻斯特”和“伯明翰”。让智能风机和光伏技术成为零工业革命的“蒸汽机”。

      来源:港股解码2021-03-09

      近年来,中国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过多地使用化石(能源所致。城市是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是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综合2021-03-09

      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观点:推动零新工业革命主要内容:建议中国加快构建零新工业体系,全球碳中和就是中国制造进一步腾飞的历史机遇。...如果中国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能源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将获得“绿色通行证”,绕开碳关税,而且还因去而成本更低,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

      来源:国资小新2021-03-09

      在对低碳能源、碳中和能源、零能源三种清洁能源,根据可行性、实用性、成熟度和使用成本以及对整体减排目标实现的贡献度进行综合分析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提出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推动零<mark>碳</mark>新工业革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3-04

      新工业体系的基础是可再生能源系统,幅员辽阔的中国具备了风光禀赋,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提供数倍于中国经济之所需。...低成本的零能源系统将有效降低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而且减少对国际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了能源安全。在此之上的新工业体系也将具备更好抵御风险的能力。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03

      能源》:您对零新工业体系的定义是什么?零新工业体系似乎不仅仅包含零能源装备制造业?...张雷:零新工业体系不仅是生产零能源的相关装备制造业,还包括使用零能源、零碳材料、零技术,以生产零产品为目标的各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