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碳”相关结果4604

      来源:eettaiwan2011-12-09

      政策方面,中国于2009年宣示2020年时的减碳目标为2005年时的40~45%,所以再生能源在中国政策的黄袍加持下, 应会持续的稳健成长,在此过程也应会一一克服上述之瓶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1-16

      依据本次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已进行减碳额度的采购,最终实现碳抵消。此外,联想集团大客户服务总监王蕴慧女士亦借此机会为德国莱茵tuv颁发资产回收服务(ars)绿色认证标志。

      来源:科学时报2011-11-14

      强度下降、总量上升:减排依然严峻我国十五时期能源强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一举得到扭转,并实现19.1%的下降,节能6.3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8%,减碳15.5亿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提高了

      来源:华夏经纬网2011-11-11

      何况在减碳目标下,如果还要增加天然气使用量,都是违反趋势的做法。至于太阳能、风力等绿色环保发电方式,目前也只是停留在尝试阶段。...马英九日前具体说明能源政策,他强调在不限电、维持合理电价、达成国际减碳承诺三原则下,核一、核二、核三确定不延役,核四若在2016年前稳定商转,核一将提前停转,同时每四年检讨一次减核时程。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1-11-10

      为符合减碳标准、免于缴交高额的碳税,碳税落实可望刺激各国加速安装太阳光电系统、风能等洁净能源发电,尤其是第1波受罚目标的企业体及政府单位,将是需求的根源。

      来源:中央日报网络报2011-11-07

      2.未来各国对商品减碳的要求与碳足迹认证:台湾地区靠产品外销来支撑整体的经济,而欧美各国未来可能都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碳足迹)进行控管,如果我们停用核电,势必会让火力发电的比重增加,这样会不会让台湾成为碳排放地区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1-11-04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又遇到了一系列诸多的挑战,首先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减碳成为全球的重要趋势。

      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2011-10-24

      in-snergy并非只是绿能减碳而已,智通所所长冯明惠表示,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更全面的用电管理哲学与系统。...由资策会智通所研发团队所开发的in-snergy云端智能绿能系统,就是从有效管理电力的角度出发,不但提供绿能、节能与减碳的功能,更进一步强化用电管理效能,使所有用电人得以了解自己的用电方式及习惯,甚至是在基础环境中所可能造成的状况

      来源:华夏经纬网2011-09-29

      据了解,施颜祥今天到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进行业务报告,国民党籍立委丁守中质询施颜祥关于当局最新核电政策,施颜祥强调,核电政策是整个能源政策一环,必须在不限电、电价合理以及满足国际减碳要求下进行。

      来源:台海网2011-09-16

      结果,有人认为减碳优先,因为减碳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马上就做得到;但也有人主张废核优先,因为住家就在台北金山,有切身的核电安全忧虑;另外,也有人认为要减碳但不废核。

      来源:搜狐财经2011-06-27

      另外,因为有减碳的行为,交通运输的减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使得我们在整个的电力生产行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家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水平减到1990年80%的水平。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周刊2011-06-14

      所以,中国不仅是减碳、减排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垃圾。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垃圾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筑垃圾,而欧洲垃圾排放呈负增长。

      来源:环球网2011-05-25

      其实,这也许不是多数人的见解,连台南大学的学生亦认为“减碳先于废核”。只因马蔡“割喉”,双方争取那些“环保票”,才逼出了今日这个局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5-19

      他强调,核电是政府推动减碳工作的重要能源之一。 据悉,英国目前约有10座核电站,其中9座预定在2023年关闭。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5-17

      ,通过创新金融模式促进减碳目标的实现。...( 从左至右 张汉文、燕百强、王垚、郭佳莹 )亚洲开发银行的高级能源与碳融资专家沈一扬对私营企业绿色融资趋势与低碳未来的探讨上谈到国际与国内减碳目标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低碳技术产业化仍旧面对一定融资瓶颈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05-13

      5月10日,从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获悉,天津市最早通过天津电网公司审批的并网项目,同时也是国家第一批享受“金太阳补贴”的项目——阿尔斯通水电(中国)有限公司450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现已成功并网发电运行

      来源:彭城汽车2011-04-21

      主持人:有请oica主席、法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patrick blain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他的题目是“低碳时期全球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掌声有请!patrick blain:谢谢,女士们、先生们

      来源:新华网2011-03-1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表示,生物质能把一些废弃的资源利用起来,而且可以吸收碳、捕捉碳和减碳,从而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1-03-14

      “研究发现,假如节能目标定为16%的话,其对应的减碳效果可以达到18%,但规划将减碳目标定在17%,是为了预防出现某些不利于减碳的因素。”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柴麒敏表示。

      来源:世纪经济报道2011-01-04

      马学禄:从学术界概算的数值来看,每生产1千瓦时的光伏电池,碳排放约是50克,其在设计寿命时间内(25年),可以发电约2300千瓦时,按照每发1千瓦时减碳0.5-1千克计算,1千瓦时的光伏电池可减碳约1750